疫苗的前世今生
十八世紀,詹納醫生為八歲男童菲普斯注入牛痘病毒後,進行更大膽的試驗,就是把天花病毒注入菲普斯體內,結果,菲普斯並沒有患上天花。兩年後,實驗結果公佈於世,疫苗英文Vaccine來自拉丁文的“vacca”母牛。
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質,人感染牛痘只會產生輕微不適,同時也擁有抵抗天花的免疫力。詹納醫生的實驗,寫下人類醫學史上重要一頁,但在當年,醫學界和教會紛紛否定、指責這項研究,幾經辛苦,詹納醫生和他的疫苗才獲得醫學界和世人的認可。
一九六七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起全球消滅天花計劃,儘管十多年來歷盡質疑和不合作。至一九八○年五月,終於宣佈地球上再沒有天花,被根除後的天花病毒僅存於美國和俄羅斯兩個高度警戒的實驗室。
自出現疫苗後,不少致命的傳染病先後在大規模接種疫苗和醫療技術發展的進逼下,節節敗退,如天花、瘧疾、麻疹等。儘管如此,由首支疫苗面世起,世人對它便不曾停止質疑、抗拒。從最初的宗教原因,乃至後來的不信任、把接種疫苗和不自由劃上等號等等,到了今天,對新冠疫苗的質疑聲也從未停止過。
世衛組織一再強調,當總人口中有高比例的人群接種了疫苗,才有助避免疫病擴散,才能對那些沒有相應免疫力,又或因不同原因不能接種疫苗的人群(如幼童)形成保護。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形成群體免疫力接種疫苗比例,如麻疹要高達九成,脊髓灰質炎要高於八成。
新冠肺炎肆虐近兩年,對於新冠疫苗的質疑、拒抗聲不絕。不知反對者是沒有看到,還是刻意不看,已打疫苗者即使感染,十居其九也是輕症。疫苗不會讓你避開新冠病毒,但可以躲開死亡的魔掌。
從天花疫苗到新冠疫苗,對群體免疫力最大的障礙,不是病毒,而是人類。(下)
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