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網絡說好故事 提振銷路
當下電商直播迅猛發展,直播帶貨更成新的行業風口。尤其疫情出現,令電商銷售如虎添翼,催生出不少“網紅”、“博主”,更有不少藝人借助“明星光環”,轉戰直播帶貨,為零售業創造更多可能。
疫下直播帶貨方興未艾,憑借帶貨者的高人氣和了得口才,把流量化為經濟效益。借助人氣銷售的經營策略,一直相當盛行,如過往不少品牌商會重金禮聘明星拍廣告,代言旗下產品。近年社交媒體興起,部分品牌商會向人氣明星奉上新品,不少明星相當“識做”,會把新品相片在社交媒體上發佈,增加新品知名度,無形中亦助品牌宣傳。
如今的直播帶貨,同樣借助人氣衝銷量,銷售成績更可實時呈現。尤其近年冒起的不少網紅,人氣一時無兩,網上粉絲數以千萬計。不少粉絲更幾乎每次都會參與其直播,以優惠價搶購貨品,以致形成所謂的“粉絲經濟”。無疑,品牌商借助網紅粉絲眾多的優勢,可刺激產品銷路,但到底是否曇花一現,端視產品自身的競爭力。
開拓線上零售可為企業爭取更大的效益,直播帶貨同樣有其獨特魅力和價值,但並不代表借助人氣刺激銷量,便可一勞永逸。任何一種營銷手段,極其量只是輔助宣傳,要保持產品銷量長青,經得起巿場競爭,不被淘汰,關鍵仍看產品在巿場上有沒有獨特優勢。
過往澳門企業慣於低調,認為有麝自然香,注重口碑,無必要“搞花臣”。但隨着時代轉變,商業競爭越趨激烈,低調的經營手法只會把機會讓給競爭對手。企業認真做好產品,也要懂得迎合現時消費者的喜好與習慣,尤其不少居民“機不離手”,足不出戶,也可以買好買滿。如經新媒體介紹的商號或產品,必成朝聖地或搶手貨,反映互聯網輻射力驚人。倘企業願意邁出一步,不僅可增加產品的人氣,更可借助社交媒體或電商平台“說好故事”,增加消費者購買誘因,達到促進銷售的目的。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