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航天員首次手動“太空搭積木”
中國是繼美、俄後,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北京時間八日,在遙遠的太空,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又一次與空間站組合體“吻”上,這是“天舟二號”第四次“接吻”。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交會對接試驗,首次由航天員在軌利用手控遙操作設備予以完成。
交會對接,是兩個航天器在空間軌道上會合,並在結構上連成一個整體的技術,被形容為 “太空搭積木”。只有突破交會對接技術,才能開展空間站的組裝建造,提供物資運送對接、人員天地往返等。
記者專訪身處地面飛行控制一線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對接機構分系統主任設計師苑會領,解讀首次“手控遙操作”的細節。
何謂手控遙操作?
此次試驗中,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地面科技人員的密切協同下,在空間站核心艙內採取手控遙操作方式圓滿完成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試驗。
何謂“手控遙操作”?苑會領解釋,這裡面有三個概念:一是“手控”,原來的自動交會對接方式是自動完成的,這次是航天員“駕駛”天舟二號貨運飛船靠近空間站組合體。打個比方,就像開車一樣,原來是自動駕駛,現在改成手動駕駛。
二是“遙”,此次航天員實際上不在貨運飛船上,而是在空間站核心艙裡,航天員通過遠程的方式“遙駕駛”貨運飛船往自己這邊靠近。
三是“對接”,由對接機構完成“天舟二號”與空間站組合體的連接。
助空間站在軌組裝
據苑會領介紹,目前交會對接有三種方式:自動交會對接、機械臂輔助交會對接以及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這三種方式都已在“天舟二號”上進行試驗,為後續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積累經驗。具體來說:
自動交會對接,由控制系統自動實現兩個飛行器的在軌交會和對接過程,系統精度高,反應比手動操作快。
手控交會對接,是自動交會對接的“備份”。在自動交會對接模式失效的情況下,可以由航天員通過手控操作完成兩個飛行器的近距離交會及對接。苑會領說,從這次來看,航天員的“駕駛水平”很高,“當時我們看了一下,在接近的時候,條件控制得很好。”他進一步介紹,其實這不是中國航天第一次試驗手控交會對接。二○一二年六月廿四日,“神舟九號”航天員就曾駕駛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對接。那時就已驗證過手控交會對接,不同的是,那時不是“遙”操作。
機械臂輔助交會對接則是另一種補充,也是為了以後而進行探索,比如一旦交會對接過程中出現問題,可能可以讓機械臂懸停去捕獲飛行器,“抓”着飛行器以後讓它靠過來進行對接。(上海八日電)
中新社記者 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