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琳娜穗音樂會現場教學
中國新藝術音樂女歌唱家龔琳娜,日前在廣州星海音樂廳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流動時光的二十四節氣詩詞音樂會。她除了現場和廣州本土兩支少兒合唱團合作,把自己的音樂理念傳遞給下一代,更身體力行地對觀眾展開現場教學,展示這種“音樂課”式音樂會。
是次音樂會從立春《立春偶成》(宋 · 張栻)到冬至的《梅花醉》(宋 · 李清照),結構嚴謹、講究,選取的古詩詞既是耳熟能詳的名篇,又能契合節氣的變化,可謂唱盡春夏秋冬的四時美妙。
上半場清明時節的《為伊消得人憔悴》(宋 · 柳永)和芒種的《山亭夏日詞》,無論音樂曲調、配器,還是龔琳娜的演繹,都有了超越詞意的藝術創新。前者詞意雋永無消說,曲調的新穎很難得,龔琳娜的輕謠慢唱中,隱約能感受到一種絲絲神傷和灼痛,妙不可言。後者處理成三拍子舞曲,有詠歎調般的肆意揮灑。
下半場的曲目風格變化大,光是秋天的三曲就有三層秋意,三種人生。尤以寒露時節的《斷腸人在天涯》令人印象深刻,龔琳娜的歌聲蘊含了戲劇性的人生感懷。加進來的《上下求索》(屈原 · 離騷)和《走生命的路》是音樂會的高潮部分,引得全場熱情高漲。像季節的變化一樣,龔琳娜的演唱技巧變化萬千,發聲、運腔、音色、戲劇性都講究入微。從氣宇軒昂的《上下求索》到溫婉柔情的《梅花醉》,均在她那可塑性極強的歌聲中收放自如。
中國藝術歌曲需要能力和勇氣,尤為難得的是,龔琳娜與台下觀眾的歌唱互動,收到非常親切、共情的效果。而龔鑼新藝術樂團的精心配合,還有合唱團小朋友們的助演也是精彩的部分:音樂會返場環節,龔琳娜攜手廣州少兒廣播合唱團和“音樂陪伴計劃”公益合唱組合的孩子們一起演繹了《靜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