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房子
(我始終不知道,一個城市的房屋,何以成為一座廢墟?)
“湖濱小屋”一直在湖畔嗎?書中說,它其實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二十五年,門前都有一堵牆,讓它與相鄰的湖隔開。牆上有高塔,探照燈林立,到處都是巡邏犬。這樣的生活,好像永遠不會結束……
你猜得到《湖畔小屋》說的這棟房子,座落何處?
答對了嗎?
它在柏林外圍。門前的那堵高牆,就是柏林圍牆。
剛才說的情景,是小屋迎向自由、再度與湖水相會的前一刻。爾後,隨着第四任屋主的老去與離世,它有好長的時間都是廢墟。直到二○一三年,繪本作者布莉塔 · 泰肯托普,回到這裡,她的曾祖父在一百年前起了這棟房子。而這個家族的成員再度歸來,重啟小屋,它現在是教育與和解中心。
《湖畔小屋》的故事在我心中無限迴響,我問過書店隔壁那屋舍“你為何成為廢墟”千萬遍,它從沒回答。
堂區有太多這樣的屋舍,子孫散盡,產權未明。它們一直維持着等待故人歸來的樣貌。
為一棟房子立傳有多難,歷史建築的重要,怎麼會是只有一個偉大的人曾經在此而已?我在一場鄭家大屋的演出中,聽着坐在前方的老觀眾說着自己怎麼在屋舍樓上出生、怎麼長大、怎麼動線,聽得入迷(直到他的聲音被視作影響演出而被打斷)。
即使身在歷史城區,我們依然對“歷史”一無所知,《湖畔小屋》四個家庭的生活截面,黑暗的天空,是星光熠熠的夏夜,也是戰火轟隆隆的黑夜。如果沒有這樣的故事,空間再怎麼利用與講述,都難與比鄰的人共鳴。
廢墟再以居舍之姿重現,是因為年輕人與當地居民合力恢復與保育。民間保育?這到底該如何做到?或許從保持好奇、提出對城市空間的各種問題開始吧!
川井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