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沒下小雨
只聽到兩個聲部的女歌者在吟哦着,那分明是問世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由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的滿溢悲情的《雨夜花》。《雨夜花》有四段歌詞,但她們反覆歎惋的是第一段歌詞:“雨夜花雨夜花受風雨吹落地,無人看見每日怨嗟花謝落土不再回。”雖然說的是花朵慘受摧殘,但其實卻在訴說一位村姑被負心郎拋棄的故事。
女聲合唱確然沒用伴奏,沒用咪高峰。就在這個短視頻裡,人們完全看不見住腳在高高低低草地上的歌者,當然也完全無法確認是否會有聽眾。歌唱只是背景,只是眼前景物的補充和渲染。
那人們在耳聞《雨夜花》的同時,看到的是甚麼?隨着鏡頭不斷移動,我們看到在一個木製屋子靠着水塘邊的,被掛着的隨風搖動、情致綽約的大小不一的星星、大小不一的月亮;看到水塘另一邊的隱隱約約的小路,小路旁同樣隱隱約約的小草,還有小路上相隔不遠就顯現着的微弱燈光;而緊貼着小路,就是並不算太密集的樹林子,由於樹林子不被燈光照耀,所以,那些顯得黝黑的枝葉,就彷彿印在天空上似的。視頻所見的,都是不規則的,但都是動人的,尤其在《雨夜花》旋律的烘托、點綴下。
唱着唱着,歌者大抵已經忘卻,《雨夜花》的哀怨與淒婉,她們只是自足於胸懷,在如此這般的環境中歌唱。歌聲不是響在室內的舞台,不是響在精緻的音樂廳;而是響在山里間、水塘裡,響在小路旁、草地上。到這個時候,歌者跟大自然有着心靈感應:歌者吸納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大自然則為歌者平添亮色。
雖有瑕疵存焉!但有機會時,我仍然會就這樣地饒有興味地聆聽她們的歌唱。可惜那晚沒下小雨,如果下着小雨,就更加羅曼蒂克、更加忘其所以!
費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