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1月30日
第A09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小語)前瞻理順城區功能轉變

前瞻理順城區功能轉變

東西交融,華洋共處,獨特的城市肌理、新舊中西建築的衝突感,構成本澳獨一無二的世遺景致。但不斷膨脹的常住及流動人口,讓交通、居住、商業、生活、基礎設施等配套無度增長。在缺乏城市規劃牽引下,城市建設雜亂無章,工、商、職、住無序擴張;建築物的高度限制、建築密度、地積比率等未有嚴格控制,影響城市的整體景觀風貌和居民的日常生活質量。如今,總體規劃終在“城規法”生效多年後出台,短期內雖已無法改變現存市貌,卻是未來澳門整體社會經濟發展的法規依據。

城市的空間整治、土地利用、公共基建以及可持續發展,取決於城市規劃。回顧本澳過往的城市規劃,根本不存在總體規劃,只是順應城市發展,用當局內部的分區規劃,微觀處置,只要土地適用、依法依規便可。套用老澳門的看法,中區以商業為主;北區人口眾多,居住密度最高;離島發展緩慢,人口密度較低,相對厭惡的設施都設於離島。然而,無論過去偏重何種用途的區域,現時大部分都是商住混合、高度密集,工廈毗鄰住宅、住宅又在旅遊區中,導致城市的承載力難有迴旋空間。

如今,總體規劃將商業區、工業區和旅遊娛樂區納入經濟活動的土地使用類別。對於現時較分散的工業用地,集中設於四個工業區,以鼓勵產業升級和發展;位於居住區內的原工業用地將釋放用作非工業用途,以逐步緩解工業與居住用地毗連所引致的社區問題,優化宜居生活環境。慕拉士、提督馬路零散的工廈區轉型及改變方向,值得探討。

雖然現時工業和居住混合利用,生活環境不理想,將毗鄰民居的原工業用途釋放作非工業用途,相信可優化社區生活環境。但不少工廈早已自行轉型,加上租金優勢,為文創、運動、教育、展演等提供生存及滋養空間。一旦改劃成商業區,工廈租金必升。如果慕拉士搖身一變成為商業區,是大規模、一次性撤走現有工廈,以通盤設計,抑或逐步遷出?無論如何,轉變必然影響附近的居民生活,當局須前瞻部署,起碼提供具說服力的資料數據。

夏 耘

2022-01-30 夏 耘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71716.html 1 (新聞小語)前瞻理順城區功能轉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