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電影精神
——談《雄獅少年》
國產動畫《雄獅少年》是蘿底橙追夢的勵志故事,有情有趣亦動人,並蘊含周星馳電影的精神,成績超過預期。
想不到周星馳至今仍影響着內地影人,以動畫形式繼承“鹹魚翻生”的情懷。片中三個窮少年,一直被指為廢柴,後來學習獅藝,希望贏得比賽,這種以窮人為核心的故事,就是周星馳電影普遍的主題,《破壞之王》、《少林足球》、《喜劇之王》等如是。本片中,主角到廣州打工穿着的紅背心、師父是過氣高手、搵食與理想的矛盾等,顯然源自《少林足球》;《美人魚》中用過的舊歌《世間始終你好》,在本片中再次使用。最後一個畫面,出現《黃飛鴻》的電影海報,致敬舊港片的意味非常直接。
全片的劇情結構,與典型勵志片、周星馳電影基本相同;主角一開始被人欺負,到後來尋找民間高手,學習獅藝。片中的師徒情,相當平民化,街邊吃飯、練獅,皆有地道特色;其實全片經營背景很用心,平房、殘巷、舊街,很有內地社會剛發展的特徵;同時描寫師父為搵食養家而放棄理想的遺憾,皆見寫實筆觸;他賣鹹魚,一直希望鹹魚翻生,其實呼應着《少林足球》中“人沒有理想同鹹魚冇分別”的經典對白。
中段寫主角為了家庭而走到廣州打工,簡潔地刻劃出艱苦忍耐,進一步襯托理想重要還需要吃飯的現實衝突,有血有淚;後段是獅藝比賽,有符碌勝利,亦有臭腳打倒對方的鬼馬招數,皆有周星馳電影的影子;高潮捨棄敵我雙鬥,而是“一山還有一山高”的自我挑戰,別出心裁,還幻化為“木棉花”,畫面奇美,並與前奏中被少女指為英雄構成呼應,也見心思。
《雄獅少年》沒有高度說教,透過一個簡單故事,道出人生的高低起伏,然而逐夢後終歸回復生活,繼續打工,這才是現實人生。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