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研會探討深合區建設一周年成效
網絡經濟促琴澳一體化
【本報消息】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日前舉辦創研論壇系列之“明確目標,加快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一周年”座談會,會內理監事成員圍繞深合區建設的成績、經驗與社會期望,以及未來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融合發展未如預期
會長林志軍認為,《總體方案》確定深合區建設目標和時間表,社會期盼甚高,至今一周年取得一定成果,深合區的基礎設施、產業佈局和經濟增長都有明顯進展。但深合區和澳門融合發展進度未如預期,既有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也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理順的問題。兩地深度合作和深層次整合資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由於生產要素的跨境流動仍然存在諸多不便,存在“大門已開、小門仍閉”的狀況,從而影響深合區建設的創新發展。
創新思維大膽改革
學術顧問駱偉建表示,深合區建設戰略意義重大,核心要務是要琴澳深度融合,這種區域融合建設模式是一個全新嘗試,需要一定時間磨合,更需要創新思維、大膽改革和體制創新。可考慮引進大項目,形成火車頭帶動效應,用好實惠性政策,加快融合發展的建設步伐和成效。
副會長尹一橋表示,“深合區”定位高,探索區域合作規則機制對接,推動經濟和民生的事務等都已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橫琴研究制訂港澳專業人士跨境執業辦法,為大灣區作為澳門居民新生活空間,為新一代開闢創業就業發展平台提供支援,有利推動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理事長劉景松指出,一年來,深合區建設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主線,在產業協同、規則銜接、基建對接、通關便利等方面邁出堅實步伐,呈現出新活力新氣象,成績喜人。《橫琴總體發展規劃》的修編工作,有其必要性,更有緊迫性。希望高標準高質量的《橫琴總體發展規劃》盡快出台。
監事長李小勤指出,深合區走向琴澳一體化的一個先鋒行業,可以是網絡經濟。
網絡經濟在疫情時代,凸顯不受地理與時間限制、資金門檻低等優勢。如果在深合區建設諸如直播為代表的網絡經濟與文創基地,也是吸引年輕人、便利各方用家的“破冰型”產業。
深合區金融業獨大
秘書長余渭恒認為,近年數字技術發展迅猛,各行業在業務營運上需要創新升級,要積極探索和尋找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澳門中小微企多,如何善用深合區發展機遇,賦能中小微企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重大任務。深合區要實現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不能缺少中小微企參與。
副理事長劉成昆指出,《總體方案》實施一周年,管治框架落實,人員配置到位,支援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四大產業有不同程度發展,尤其是金融業佔深合區GDP的四成,某種程度上形成“一業獨大”;琴澳往來在某些節點如疫情防控銜接上有待進一步完善。
胡豪、周平、郭濟修、李倩儀等骨幹成員,分別結合各自學術知識背景,就深合區建設的投入與產出、產業政策、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本澳醫藥產業新發展、創設網紅酒店打卡、深合區中小企業發展之道等議題發表各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