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10月08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雜談)羅丹的要言妙道

羅丹的要言妙道

有人請教羅丹,怎樣才能把大理石雕成那麼傳神的雕像。他回答:“這很簡單。你拿來一塊大理石,把不需要的統統砍掉。”羅丹的這番話,聽起來幽默,說起來簡單,細細想來卻不無道理。

我們知道,雕刻技藝本身,並非這麼簡單。然而,“把不需要的統統砍掉”,卻說盡了創造性藝術的要言妙道。不論是繪畫、雕塑,還是戲劇、文學,所有門類的藝術都講求取捨之道,最忌畫蛇添足,節外生枝。

藝術是這樣,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洞明練達的人生境界,說到底就是刪繁就簡,所謂“斷捨離”,其要義就是橫下一條心,卸下不需要的東西。

當初我們來到世上,本來是赤條條兮身無一物。隨着年齡的增長,身心的掛礙也逐漸多了起來。看到什麼都是新鮮的,都以為是自己需要的,什麼都想收藏,什麼都想保留。在物資短缺的年代,也許還覺不出這樣的生活習慣有何繁複和累贅。但當時代的列車將我們載入新的世紀,帶進物慾橫流的市場大海,人們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都被充分啟動了,異乎尋常地昂奮起來。隨後,便出現了房奴、車奴、卡奴等被消費異化了的怪現象,不停地買買買、存存存,繁複和累贅之感也相伴而生。

在人們的心智普遍被商業異化的時代,海明威告誡人們,“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他不能相信內心生活真實而嚴肅的人,對物質會有那麼多的需求,對物質的狂熱追求,反而說明了我們內心的空虛。

“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若以此對照,我們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太多了。所謂“不需要”的東西,應該包括看得見與看不見兩個方面:用不上的雜物、能省略的俗務、可忘掉的瑣事,尤其是頭銜、名份等原本就不屬於你的附加東西。這些冗餘的身外之物,當屬來之不易,難以割捨也是人之常情。因而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說詞,“先留着、別扔掉,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得着”。由於這種寧濫勿缺的心理作怪,有些人就如同拾荒者那樣,一路上只管撿拾起來,總也不肯捨棄,以至於背負越來越重,步履越來越慢。

不論你是棟樑大器,還是凡夫俗子,同樣是紅塵路上的匆匆過客,時光有限,精力有限。舊物累積,俗務纏身,瑣事縈懷,虛名拖累,不僅浪費了有限的時間和空間,擠兌了有益作為的精力,讓人身心疲憊,而且也必然會沖淡人生的主題,淹沒人生的價值。在看重生命品質的前提下,適時卸下那些不需要的東西,你才能輕鬆愉快地前行,實現人生價值最大化。

卸下冗餘的東西,回歸簡單的生活,其實是全新的生活理念。當你用新的視野觀察生活、對待生活時,你就會發現許多簡單的東西才是最美的。正如麗莎 · 普蘭特所云,簡單的生活並不一定是物質匱乏,但它一定是精神的自在;簡單生活也不是無所事事,但卻是心靈的單純。

王兆貴

2022-10-08 王兆貴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19792.html 1 (雜談)羅丹的要言妙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