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10月29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雜談)“正襟危坐”趣談

“正襟危坐”趣談

據《韓詩外傳》記載,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家時,叉開兩腿坐在那裡。孟子外出回來,見妻子這個樣子,就回頭對母親說,我媳婦不守禮節,請允許我休了她。孟母問,為什麼呢?孟子答,她劈腿而坐。孟母問,你怎麼知道的?孟子答,我親眼所見。孟母說,這說明你不懂禮節,不能責備媳婦。《禮記》不是說了嗎?將進門,問誰在;將上堂,高聲揚;將入戶,眼向下。這些都是為了讓居室裡邊的人有個準備。如今你連個招呼也不打,就闖進了媳婦獨居的內室,因而看到了她劈腿而坐的樣子,這是你禮節不周,怎麼能責怪媳婦呢?孟子自愧失禮,於是就打消了休妻的念頭。

在我國古代禮儀中,向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之說。那麼,怎樣坐才算符合禮儀呢?一言以蔽之:正襟危坐。

在一些古裝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種坐姿:先整肅衣冠,然後撩起袍服前襬,雙膝依次跪地併攏;再撩起後擺,臀部落在腳跟;雙手平伸,扶於膝上;抬頭挺胸,目不斜視。

“正襟”好理解,“危坐”是什麼意思呢?我原先以為,“危”是“跪”的通假字,“正襟危坐”就是“正襟跪坐”,可查閱了許多資料後,幾乎所有文言文的註釋都說“危者,端直也”。“危坐”,既端莊又體面,還能體現敬重,是我國古代最標準、最正規的坐姿。至少漢代以前,人們在正式場合都是這樣坐的。因正襟危坐嚴肅、呆板、累人,後來,隨着褲裝和桌椅板凳的普及,漸漸淡出禮儀規範,但在日韓等一些東南亞鄰邦,還部分保留下來。有人據此提出恢復跪坐,顯然不夠現實,因為居住條件和生活習慣變了。

上古時期,人們穿着寬袍大袖、兩襟相掩的衣裳。這衣裳兩字,各有所指,所謂“上衣下裳”。衣者,依也,用來遮蔽上身;裳者,裙也,用來遮蔽下體。連體裙稱作“裳”,長裙則稱為“常”。那時還沒有包裹下體的褲子,“裳”也好,“常”也好,說白了都是蓋住下體的遮羞布,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防止走光。所以《禮記》中有“勞毋袒,暑毋褰裳”,就是說,做活時不能袒胸露背,夏天也不要把裙襬撩起來。

在桌椅板凳之類的家具沒有普及之前,古人席地而坐,很容易暴露下體,讓人感到難堪,跪坐的禮儀便由此推廣開來,成為公開場合坐姿的慣例。臀部坐地,兩腿叉開,雙膝屈起,稱為“箕踞”,這在古代會被視為不雅,也是極不禮貌的姿勢。當然,非公開場合又另當別論。孟子休妻的理由,在《韓詩外傳》中只有一個字“踞”。字典的解釋是:將兩腿八字形叉開的坐姿。說白了,不就是劈腿嗎?

至於今人流行語彙中的“劈腿”,不過是出軌行為的代名詞而已,與“箕踞”不是一回事。由此聯繫到古詩文中一些字詞,需要參閱古人註疏後尋求正解,不可望文生義,就像“危樓”是指高樓而不是危房一樣,“危坐”用的是引申義,即端正、挺直,與危的本義沒有絲毫關係。

王兆貴

2022-10-29 王兆貴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23908.html 1 (雜談)“正襟危坐”趣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