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10月29日
第B13版:攝影
澳門虛擬圖書館

十年磨劍 只爭朝夕

羅傑 · 芬頓

死亡陰影的幽谷

芬頓在克里米亞的流動攝影車

十年磨劍 只爭朝夕

在十九世紀,攝影相對小眾,攝影師的作品相對容易走進上層社會的視線。作為一種新興技術,攝影在書香門第之士手上,更似是消遣玩意,英國一些富家子弟,更是不惜工本,誓要將攝影玩成一種學問,以留名後世,例如英國攝影家羅傑 · 芬頓(Roger

Fenton)。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如果只選出一位十九世紀英國攝影的代表人物,芬頓相信當之無愧。當然,在攝影史上,英國有發明家塔爾博特首創卡羅法,但論攝影的藝術成就及題材上開創先河的本事,芬頓拾起相機短短十年,對英國攝影的貢獻,卻是無出其右。出生富裕家庭的他,父親靠棉花生意致富,其後涉足英國政壇,成為國會議員。家底豐厚的芬頓,因家人為新教徒而無法入讀牛津劍僑,於是被安排往倫敦大學學院修讀藝術,大學畢業後再攻讀法律。

本以為順着劇情發展,芬頓從此踏上一般人夢寐以求的青雲路,成為城中金牙大狀,但他對藝術那團火,其實從未熄滅。經濟上安枕無憂,結婚後的芬頓決定轉換事業跑道。一八四四年,他到了巴黎,申請到羅浮宮當臨摹者(Copyist)。早在十八世紀末,羅浮宮便有允許公眾申請臨摹館內畫作的安排。芬頓在羅浮宮學藝期間,遇到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袓洛寧(Michel-Martin Drolling),並尊其為師。三年後,芬頓舉家返回倫敦,成為了英國歷史畫畫家路西(Charles Lucy)的學生,並在往後三年,參加每年由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舉辦的展覽,但都空手而回。

芬頓到底何時開始接觸攝影,歷史上無從考證,但歷史學者認為,一八五一年是他攝影事業的起點。當年全球首屆世界博覽會,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行。這場以“Great Exhibition”為名的博覽會,以世界文化及工業科技為核心内容,向世界展示了英國在工業革命後,如何技壓群雄,在軍事、工業及經濟方面傲視全球。博覽會大開芬頓眼界,他要在英國拓展攝影市場的念頭亦油然而生。同年,他在巴黎遇到法國藝術家、濕版火棉膠攝影法(Collodion process)發明者勒格雷,返回英國後更大力推廣這個當時鮮為人知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過於芬頓對塔爾博特近乎壟斷英國攝影市場的做法頗有意見,並深信只要繞過塔爾博特的攝影專利技術,自己才可在英國攝影界甚至上流社會找到一席之地。

要成名,就要一鳴驚人,從歷史角度看,芬頓無疑交出了亮麗的成績表。為了提升自己在英國的知名度,他參加不少由倫敦藝術界舉辦的展覽,並積極建立人脈,其後更成立皇家攝影協會,該會首次舉辦的藝術展,便由芬頓以創始人身份,陪伴前來觀展的維多利亞女王及艾拔王子。這次難得的機會,使芬頓一度成為英國皇室的御用攝影師。

在攝影界嶄露頭角之後,芬頓決定再下一城,前往克里米亞,拍攝當地戰爭實況,隨行的有他的近侍和一輛流動攝影車。車內基本上是一間黑房,主要用於準備及處理濕板。芬頓在戰場上拍的相片,後來在倫敦及英國各地展出,但反應欠佳。翌年,有關克里米亞戰爭的所有底片及相片被全數拍賣,而這位在攝影上半途出家的紈絝子弟,卻未有放慢腳步,一心只想着如何為自己的作品點石成金。唯事實與夢想總保持距離,在攝影路上到底何去何從,成為芬頓必須思考的問題。

(英國攝影師芬頓 · 二之一)

撰文:杜然

攝影:Roger Fenton

2022-10-29 撰文:杜然 攝影:Roger Fenton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23918.html 1 十年磨劍 只爭朝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