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1月01日
第C06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醫生教路讀懂年長父母心

《與父母相處不內傷》 作 者:保坂隆 譯 者:邱香凝 出 版 社:時報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

醫生教路讀懂年長父母心

談及與年長父母的相處,不少人會覺得他們難以溝通、暴躁易怒,愛活在過去又經常“扭計”。然而,長者們都如此難相處嗎?這會否只是我們的偏見?本書作者是日本精神科醫生,其有感常見成年子女與年邁父母發生摩擦,甚至產生心結,故從心理學觀點剖析長者的思維與情緒,教大家讀懂年長父母心,並提供有效的溝通技巧。

書內提到,許多親子關係之所以出現裂痕,都是因子女抱持強烈的偏見,認為父母上了年紀後,就該“老來從子”。若然父母不聽話,就得想辦法說服他們。而事實上,親子間的溝通不應只有極端的“二選一”。

“親子之間原本可以輕易解決的問題,之所以經常陷入僵局,原因或許就出在這些偏見上。話雖如此,高齡父母確實存在讓子女難以理解的獨特想法或思考模式,這是不爭的事實。只不過,那也可以說是他們走過漫長人生所累積的特有思維。只要我們尊重他們的思維,願意吸收他們的想法,抱着謙虛的態度對待他們,一定可以與上了年紀的父母順利溝通無障礙。”

常聽到有人抱怨,與父母意見不合、話不投機,甚至無法溝通,但以上並非只發生在與年長父母的相處上。夫妻之間,也會有溝通不良的時候。職場上,也可能遇到因與同事想法不同而引起爭執的情況。換句話說,與父母溝通不順,未必是基於他們老了變得頑固不通。想跟父母好好對話,改善彼此的溝通,首要是須拋棄“上了年紀的人都難以溝通”的成見。

一旦出現與父母意見對立時,應先冷靜詢問他們為何會有這些想法,以理解和尊重對方的心情和想法為前提,且亦宜先經過邏輯思考,再下判斷會比較妥當。因為有時父母的“唱反調”是為子女着想,這也是長者特有的體貼表現。

而面對不愛將煩惱說出口的父母,則需要多一些耐心,引導他們說出心中所想。從談天氣之類不着邊際的話題開始,這麼一來,父母會比較願意對話。當他們吐露起煩惱或擔憂時,子女只要耐心聆聽便可,不一定要給予建議或解決方案。也可以藉由拋出一些問題,問出父母的想法,了解他們有什麼考量。

此外,高齡長輩中不乏聽力衰退的人,再加上年輕人講話速度快,長輩難免會有跟不上的時候。含混不清的說話方式,也會讓他們聽不清楚,導致彼此溝通不順。因此,跟他們說話時,請盡可能放慢速度、稍微提高音量,一字一字說清楚,這樣便可減低溝通不良的機率。

更重要的是,別把父母當成小孩看待。有些子女認為,父母年事已高,在社會上算是弱者,所以得盡可能保護他們,像對小孩那樣看管、照顧他們。譬如說,父母偶然忘記了什麼,子女就緊張得整天反覆叮嚀,又或因擔心父母的安全而不讓他們做任何家事。乍看之下,這似是體貼父母的想法。但站在長者的立場,只會覺得被瞧不起,傷害其自尊心。

的確,年紀大了做起事來難免變得沒有那麼靈巧,也常會出現失誤。不過,這些都只是外在的表相,絕不代表智力衰退或情感遲鈍。書內再三提醒,父母永遠都有身為父母的自尊,千萬別把他們當成小孩管教。特別是外出和父母說話時,要顧慮到周遭的目光,別把他們的尊嚴踩在腳下。

我們這一代很重視與年幼子女的相處,卻忽略了自己身為子女,與年長父母的相處同樣大有學問。如同本書所言,父母會因為年邁變得依賴與脆弱,但絕不會因此變成我們的小孩。在陪伴他們老去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放下與父母對抗的想法和偏見,學習理解與同理,並給予耐心與關懷,讓父母覺得有尊嚴和安全感,進而改善彼此的互動,相信這就是最好的盡孝方式。

卡 爾

2023-01-01 卡 爾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36361.html 1 醫生教路讀懂年長父母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