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碳市場排放居全國第一
【本報記者廣州二日電】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佈,近日在廣州舉行的粵港澳低碳技術和創新高端論壇暨亞洲低碳技術和創新大會分論壇上,探討圍繞碳達峰碳中和與企業行動、“雙碳”背景下澳門城市能源轉型及碳中和路徑等。會議透露,目前,全國規模第一的廣東碳市場,將把定位主體放在粵港澳大灣區全覆蓋,要建設大灣區內跨區域、多層次的碳市場。
論壇以“發展綠色低碳技術,建設美麗灣區”為主題,圍繞國際及區域碳達峰、碳中和現狀與趨勢,就發展綠色低碳技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內容,以主旨報告、研討交流、成果示範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六名國內頂尖“雙碳”領域專家,就中國氣候投融資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市場機制、雙碳目標下的碳市場和綠色金融、碳達峰碳中和與企業行動、“雙碳”背景下澳門城市能源轉型及碳中和路徑、廣東省二氧化碳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路線圖研究等方向,作主旨報告。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研究員董戰峰作題為《加快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市場機制》主旨報告,分析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市場經濟政策機制的作用,提出我國支撐雙碳目標實現的市場經濟政策創新的思路,以及補貼、交易、稅收、金融等。
研澳能源轉型
澳門科技大學副教授宋慶彬作題為《雙碳背景下澳門城市能源轉型及碳中和路徑分析》的主旨報告,報告闡明澳門能源結構和能源安全問題,為各方了解澳門未來能源發展和轉型的需求、方向,以及澳門城市實現碳中和目標路徑提供一定借鑑,同時明確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能源融合發展中的角色和貢獻,為灣區整體能源轉型提供參考。
專家在報告中提出,二○二一年,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目前,全國規模第一的廣東碳市場,除要積極配合全國碳市場建設、貢獻廣東經驗之外,還要繼續深化探索廣東試點碳市場,把廣東碳市場的定位主體放在粵港澳大灣區九市全覆蓋,建設大灣區內跨區域、多層次的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