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百貨士多便民 擬開分店
平日要選購生活用品,不少人覺得最重要“就腳”。日日購是一家生活百貨小士多,於二一年十二月開業,主要銷售各式各樣的生活雜貨產品。負責人之一孫嘉鳴表示,疫下主業收入受影響,因此與合作伙伴合資八十萬至一百萬元開“小士多”,希望方便居民同時又能穩定收入。
孫嘉鳴指,該店由自己與一合作伙伴共同創立,因合作伙伴是清潔用品的供應商,所以店內除了銷售糧油食品,關於防疫、消毒等產品都佔較大比重。兩人投入近百萬元資金開店,主要用於店舖裝修和貨款。
疫下民生店需求穩
談到開店的原因,他直言,由於自己是從事活動策劃及公關工作,疫下工作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反之只有做民生用品的店舖才相對穩定,同時又考慮到若開設超級市場投入的成本會更高,因此只希望開設新式的“小士多”,既能穩住收入,亦能提供各類生活產品方便客人。
不過,疫情對生意影響“有好有唔好”。由於疫下少了居民外出,生意明顯較淡靜,但去年底有世界盃、聖誕節等沖喜,加上最近防疫政策放寬,居民對物資需求度大增,生意亦相對好轉。但始終自己專職非零售業,只是看到商機而選擇加入,所以宣傳方面較為薄弱。
面臨人手資金壓力
小小的店舖只有一千呎,但店內提供約五百款產品。他稱,現時經營困難主要是欠缺人手,由於無本地人肯做,即使想聘請外僱替補,但這類銷售員崗位被歸類為與名店看齊的薪酬水平,感嘆小店實難以此高薪聘人。此外,留意到現時該店從貿易行“攞貨”會較直接向廠家購買更為優惠,因此必需花更多心思採購產品,以增加利潤。不過,因屬新開店,供應商對其店仍欠缺信心,貨款需要即結,變相資金上有一定壓力。最後是疫情所帶來的不穩定性,生意額時高時低,相當困擾。
直播帶貨有待開發
其實,該店亦擁有外賣牌照,可提供熟食的外帶服務,故曾嘗試推出餐盒,可是效果一般,最後只能選擇專注銷售生活用品。為了提高產品銷量,該店亦有與外賣平台合作參與網購直播帶貨,惟現時澳門人仍未養成“睇直播”購物的習慣,他們更傾向落街即買即用,網上業務還有待開發。
至於未來發展?他稱有計劃再開一至兩間分店,選址在新橋區,看準該區仍然有可開發的市場,未有太多超巿進駐。此外,希望與舊式的小型士多合作,該店可以助其重新包裝及營運,希望未來有機會成事。
本報記者 周月華
經營三問:
1、如何增加營業額?
2、怎樣穩住現金流,減低虧損可能性?
3、未來怎樣吸引旅客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