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民生配套 改善居住需求
澳委員:再開發深合區低效用地
橫琴作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如何推進建設一直是省政協澳區委員關注焦點。澳區委員建議,將深合區低效用地進行再開發,提升深合區民生配套,改善澳門各類人群及深合區人才居住需求。
委員梁智浩指出,橫琴深合區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民生工程建設,將為澳門居民和各類人才在深合區內的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居住條件,吸引更多的粵澳人才留在深合區發展。
建議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牽頭,組織相關政府部門參照廣東省關於低效用地再開發實施方案等相關政策,聯合澳門相關機構以及央企國企,制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範圍內自然村莊低效用地實現再開發利用的實施方案及步驟,方案中重點考慮在用地業態中添加保障住房、人才公寓、鄰里中心、教育機構、社區醫療等元素改善澳門各類人群及深合區人才居住需求,有效拓展生活和就業空間。
同時,加大力度完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綜合治理及改造不斷推進深合區城市發展質量全面提升,並形成對深合區“澳門新街坊”及“新市民中心”配套支持的有效助力。
大十字門建防潮區
委員黃燦文指出,被稱為“大十字門水域”的珠海——澳門水域,每逢遭遇天文大潮、風暴潮和颱風,位於該水域兩岸的澳門舊區、路環、灣仔等地都會出現海水倒灌現象,造成該地區內街出現不同程度的內澇水浸,使各地經濟蒙受損失,也給居民生活出行帶來極大不便。
建議粵澳合作規劃建設澳氹與灣琴大十字門防潮內湖區,在西面洪灣水道出口處、南面琴澳之間小十字門淺海區分別修築排澇防洪閘,以及在東面澳門第四橋東側填海築堤,把大十字門水域與外海相對隔斷,圍堰成湖,形成大十字門防潮內湖區。排澇防洪閘和堤壩設有排澇閘門、防潮閘門和船隻通航閘門。
排澇閘門和防潮閘門雙向配合,既可防止海水倒灌,又可防洪排澇,也可大幅改善粵澳兩岸居民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