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呼應的結構
——談《The First Slam Dunk》
拍攝一場籃球賽,純粹的熱血是單調的,必須在比賽過程中添加鮮明人性及背景,影片才好看。《男兒當入樽》最新劇場版動畫《The First Slam Dunk》巧妙地在比賽中輻射至隊員人性與背景,人物便立體,影片更可觀。
從不是“入樽”迷,不清楚這齣曾經瘋魔一代人的動漫故事,但今次獨立觀賞這齣最新的劇場版,得到不錯的觀賞感覺。全片以原版動漫壓軸戲,即湘北隊鬥山王工業隊為核心,並以球員良田作視點。一開始是他與哥哥打籃球,後來哥哥意外身亡,他決定打入湘北籃球隊;結尾是他與家人的團聚,並交代他打籃球是繼承哥哥的遺志。一頭一尾的呼應,整個籃球賽便強化了人性,也寄託了良田的個人情意結,帶來動人的親情意味。
兩個小時的篇幅,幾乎全是籃球賽,湘北如何抵擋山王工業的強勁攻勢,過程中觸及不同隊員的背景,有的原是蠱惑仔,有的自大,有的我行我素,各有性格。編導對此落筆不深,但隊長一場跌倒後遇見“魔鬼仔”,改變了自大性格;一次大勢已去的下半場,達到團結合力的態度,皆精妙地襯託最突出的紅頭仔櫻木。先寫出古靈精怪的搞笑性格,再寫他受傷忍痛落場力挽狂瀾,最終苦救了關鍵兩球。這些技法,皆刻劃出一定人性,觀眾更能代入,更為他們歡呼。
籃球賽照例寫主角們在低谷苦戰,節奏爽快,球技多變。有攔人的技巧,有閃電傳波的快速,更有跳高擋球的千鈞一髮,皆激發出濃烈戲劇性。特別是下半場被對方大比數拋離,如何爭分奪秒贏波,拍出緊張激烈的比賽步調,熱血沸騰,同時描繪出眾隊員從不協調到互相融合,突出重團隊合作多於個人技術的體育精神。
近年日本動漫攻勢非常厲害,今年頭炮不僅販賣情懷,更重於戲劇結構,從籃球賽寫人性,不忘親情與體育本質,娛樂性不弱,成績勝過不少荷里活電影。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