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1月21日
第C06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雜談)留住“一米線”

留住“一米線”

隨着新冠感染的“乙類乙管”,原先防範新冠疫情的措施逐漸退場,例如,行程碼、場所碼……可是,即使是作為最重要的防疫工具——健康碼退場,卻有一樣防疫措施不能退場,那就是“一米線”安全距離。

防疫“一米線”的由來,據說源於一九一八年西班牙流感爆發。當時的人們發現,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距離,能夠有效地預防流感病毒的傳播。而醫學研究表明,人們談話、咳嗽時,從口鼻排出的飛沫噴濺距離一般不超過一米。因此,人與人之間保持一米以上距離,可以有效阻斷通過飛沫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於是,為了控制呼吸道傳染病,世衛組織開始推廣“一米線”安全社交距離。

正因此,在新冠疫情期間,國家制訂的防控指導意見中要求人們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離。疫情期間,核酸檢測點、醫院、餐廳、超市、銀行、巴士等場所設置了“一米線”標誌,供人們排隊時遵守。“一米線”就此成為疫情期間人們社交活動必須遵守的安全距離而得到廣泛接受。

實際上,“一米線”除了具有防止病毒傳播的功能外,也是人們交往的心理安全距離。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與人之間交往,在親密關係的人之外,存在一米的心理安全距離。如果交往距離少於一米,人們的心理就會變得緊張,感覺個人隱私與安全未受尊重甚至被冒犯。故而,為尊重個人隱私及安全,不少國家的公共場所設置了“一米線”。例如,銀行的“一米線”,就有防止客戶敏感資訊被他人窺見的功能。

由此可見,公共場所的“一米線”是社會文明的標誌,也是文明社會中人與人交往的規則。是安全線、規則線,也是文明線。能不能守護公共場所的“一米線”,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地區居民的個人修養、規則意識與文明素質。

隨着疫情的消退,原本冷清的超市、餐飲店、廣場、街道、巴士站等處的人流越來越稠密,疫情期間的“一米線”距離,從強制變成了自願。但是,希望疫情翻篇後,退場的是新冠,而不是“一米線”。“一米線”從此扎根人間,永不退場,再不翻篇,使“一米線”成為人人守護的自覺行為與生活習慣,成為人間一道“文明風景線”。

婁勝華

2023-01-21 婁勝華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40384.html 1 (雜談)留住“一米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