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2月05日
第B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衆藝館)《原野》之緣份

《原野》之緣份

演戲空間《原野2.022》的演出對當下很多觀眾或捧場客而言,它就是一次戲劇經典的重演,或青少年戲劇的實驗製作。然而在澳門戲劇發展的歷程中,《原野》也可延伸出一些值得一記的脈絡。

曹禺的《原野》正式發表於一九三七年,該劇在澳門演出的記錄,從有限的資料來看,是一九八三年曉角在永樂戲院的演出。當時澳門文化學會(文化局前身)剛成立,仍未有資助劇團演出的制度,根據鄭繼生在《澳門戲劇史稿》的記述:“一九八三年,曉角呼籲政府應關注民間戲劇團體,首次向文化學會提出申請,要求贊助一九八三年的季度公演,演出劇目為曹禺的《原野》。”《原野》最終成為首個獲得文化部門資助的演出。此後,《原野》在澳門現身,應該要到一九九六年聖中新劇社和十字人劇社合辦的《原野》(選段)。該次演出只演了序幕,屬於兩劇社戲劇訓練班的實習演出,指導老師是戲劇教育工作者鄭天良。鄭老師於二○二一年因病去世,生前是個曹禺迷,曾執導《日出》(澳門藝術節)、《雷雨》(演戲空間),九十年代參與戲劇活動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他,甚至是他的學生。回到一九九六年的《原野》(選段),當時負責改編劇本,並扮演白傻子(狗蛋)一角的正是這次《原野2.022》的導演曾韋迪。曾韋迪與演戲空間的會長張奕錡都在學生時代受教於鄭天良老師,這個從九十年代延伸至今的緣份,正是《原野2.022》的脈絡所在。

二○○○年澳門藝術節邀請了香港資深戲劇工作者麥秋來澳執導《原野》,是繼一九八三年後,另一次的全劇搬演。

麥秋的版本刪去了一些農村風俗如針刺小人,以及鬼魂出沒的情節,也把最後一幕戲濃縮成一個場景,舞台設計都是傾向表現主義的,路軌之上一個懸吊在半空的球體,第一、二幕焦家的戲都在這個球體裡,彷彿象徵着劇中人的命運。

(看《原創2.022》 · 二)

踱 迢

2023-02-05 踱 迢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42698.html 1 (衆藝館)《原野》之緣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