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的原因和處理
發熱是許多疾病的共同表現,醫學定義當體溫升高大於37.5℃就是發熱,這裡指的是腋下溫度,測體溫還有口溫和肛溫,口腔溫度和肛溫略高於腋溫0.3至0.4℃。正常體溫可以隨性別、年齡、種族不同而變化;季節和晝夜對體溫也有影響,一天裡清晨體溫最低,下午至傍晚最高。
發熱的類型有時對診斷發熱原因有幫助,發熱(38℃為低熱,38℃至38.9℃為中度發熱,39℃至41℃為高熱,41℃為超高熱)持續時間短於兩周是短期發熱,超過兩周是長期發熱,低熱超過四周叫長期低熱。長期低熱是結核病或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熱特徵,瘧疾是間隔一天或兩天的寒戰高熱,肝膿腫或登革熱是不規律的高熱,癌症晚期是低熱或午後高熱。發熱的原因主要是感染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其次是惡性腫瘤,第三位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風濕病、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還有一些發熱找不到明確原因,稱為特發性發熱。發熱的症狀主要來自於引起發熱的疾病,發熱的共同表現是會引起全身像寒冷一樣發抖,皮膚發熱,熱消退時可能出汗。三歲以下兒童發熱超過40℃,可能出現抽風(即高熱驚厥),需要立即看醫生。發熱本身不會造成人體傷害,但是引起發熱的疾病對人體是有害的。發熱的本質是身體對傷害的保護性反應,加快新陳代謝,促進機體保護性免疫反應更高效。發熱的原理是身體通過大腦視前區和下丘腦前部體溫調節中樞,感受血液、皮膚、肌肉溫度感受器的資訊,調高了體溫調定點,加強肌肉顫動和肝臟分解代謝使熱量產生增加,收縮和改道體表毛細血管減少體表血流和減少出汗,最終產熱增加和散熱減少而發熱。
發熱處理原則是輕中度發熱一般不需要處理,注意力集中在治療引起發熱的疾病。若感覺不舒服,可以多飲些溫水,或者溫水浴、貼退熱貼、在高熱時使用冰敷、用辛辣解表的中藥如生薑和大蔥頭煮水飲。體溫超過38℃,常用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藥物退熱。伴隨有以下情況需要就醫:神志改變、頭頸痛、皮疹或出血點、頭暈或暈厥、心率超過每分鐘一百次、呼吸困難、高熱或超高熱;最近去過新冠、瘧疾、登革熱等疾病疫區;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藥或抗癌藥物;發熱超過七十二小時不退熱或退熱後又發熱,體表和四肢關節或五官局部有紅腫熱痛病灶。
徐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