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6月18日
第B11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胭脂齋)素造天地

素造天地

沒寫錯字,這裏“素造”既是形容也是方式,更是一種意境。

“素”用作形容時,沒有特指的形與色,但當我們用一襲素衣、一輪素月、一匹素錦、一件素胚等辭彙時,便知那是描述事、物、景、人最純粹本真的初始模樣。那未經沾染的原生狀態,令人感覺真實、平和、無害、放鬆。

“素”的動態方式當然是指日常生活行為,衣食住行皆可素,VEGAN的生活方式利己又利他,還飽含環境保護及資源永續的人文情懷。說到“素”的意境,只說“見素抱樸、養素全真”,感覺沒有日式的“侘寂”美學表達直接。

語言經過翻譯,往往表達泛濫而不知重點。“侘寂”被解釋為原始、粗糲、簡樸、缺失、短暫、克制、不對稱等,結合在一起就是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以輕鬆的心境看待人世間的各種不足及愁苦。但在筆者看來,其實是通過最簡單的生活方式來體悟世事無常,從而修行開悟,獲得解脫。

這過程呈現出來時,參雜到了一些儀式化的行為裏,就形成了一種有禪味的視覺表達,舒緩、細緻、刻板、從容。形成一種別致的氛圍,那種氛圍讓人們感覺鬆弛平靜,油然產生美感。

“素”的意境是一種綜合卻又統一的感知。

當西蒙 · 貝克獨自在皚皚雪地裏,用腳步留下幾百平米直徑,巨大且規律的圖案時,我覺得他的行為和侘寂美學不謀而合,區別只是枯山水在庭院中,而他在廣袤的天地裏描摹自己的“山水”。就像個持修的行者,表面熱愛,內心虔誠,一天幾十公里行走下來,完成的作品只有通過俯瞰才可一窺全貌。儘管這些雪地圖案會隨着風雪雨露轉瞬即逝,卻正是提醒人們,何謂短暫與缺失,人生處處是修行,只是覺悟得快與慢。

原木為樸,生帛為素,樸素之美,一如初心。

如是,“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古 吉

2023-06-18 古 吉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70056.html 1 (胭脂齋)素造天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