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12月23日
第A09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小語)節假日加強未成年人控酒

節假日加強未成年人控酒

冬至過後,聖誕、元旦等節日接踵而來,部分學校已開始放假,青少年學子正處“放假模式”。防止未成年人濫藥、吸煙固然重要,避免接觸酒類。在聖誕等節日任務更複雜,不排除青少年“開派對”時飲酒更隱蔽,故加強“控酒法”的執法與宣教同樣重要。

多天假期,有家庭選擇外遊,但仍有相當部分青少年學生留澳過節。懂規律作息者,正好善用這段時間加強藝術或體育等範疇的項目鍛煉。惟不少同齡者普遍放飛自我,較長時間沉浸上網打機,亦會相約好友一同搵節目。“冇王管”及朋輩誘導影響,個別青少年接觸到煙草、酗酒甚至軟性毒品等,成為節假日隱藏的危機。

有專家指出,酗酒與濫藥等成癮問題,皆與腦部結構有關。一旦養成長期飲酒或濫用藥物,有可能損害腦前額葉功能,令患者在難自控下繼續飲酒或濫藥,形成惡性循環。故“小飲怡情”,當親朋好友歡聚來一兩杯,能增添氣氛,否則可免則免。

但青少年的世界,飲酒的多與少,往往被視為一種力量的比拼,更多與面子有關,很多時飲至酩酊大醉。酒精作用下,有人會胡言亂語,有人集體毆鬥,亦成醉駕主因。酒精損害青少年的腦部發展,更影響記憶力、情緒、學習能力等,不容忽視。現時“控酒法”實施,未成年人飲酒即屬違法,當局宜加強巡查夜場。賣酒場所亦要在大時大節加強警惕,避免賣酒予未成年人而觸法。

當下社會,應該多向青少年宣揚有益健康活動,尤其體育活動,除鍛煉身體,亦是很好的社交活動。也可以參與無酒精的派對,旣健康,又不缺少儀式感和參與感,同樣歡度節日。

要讓孩子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學校、家長同樣有責。特別是家長,要以身作則,糾正錯誤觀念,不宜為讓孩子學懂交際應酬而提早訓練酒量,更不應鼓勵孩子喝酒。父母的任何行為都會直接影響子女,包括對酒的認知和態度等。多教導青少年兒童學懂處理朋輩壓力,鼓勵參加不涉及飮酒且有益身心的活動。

夏耘

2023-12-23 夏耘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09587.html 1 (新聞小語)節假日加強未成年人控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