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1月05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散策人間)一群螞蟻被踩死之後

一群螞蟻被踩死之後

一個露天廣場的花圃休憩區,一家四口坐在花圃邊,爸爸的身旁隨意地放着一些打開包裝的零食。連續幾天的低溫後難得雲散,太陽和暖得正好。估計是零食引來了花圃裡的螞蟻,大家站起來離開時,爸爸發現有幾隻爬到他的外套下襬,於是順手撥走。女兒看到爸爸的動作後,發現剛剛他們坐的位置還有很多螞蟻。“我替你把牠們都踩死!”如此說着的女孩,跳上花圃邊用力踩踏一通。隨後,女孩追上已經動身離開的爸爸,驕傲地喊着,她把螞蟻們都踩死了。

遠遠目擊整個過程的我,想起了我的老師黃宗慧教授在她的書《就算牠沒有臉》裡,寫到對於在家裡廚餘附近出現的螞蟻,她從“毫不留情清理掉”到“盡可能不殺生”的態度轉變,再到多少把自身投射到“剩下來努力到最後(搬動食物)的那幾隻螞蟻”,而對螞蟻的處境產生共感。

儘管許多故事都把螞蟻塑造成“勤勞”的正面形象,亦不一定如蟑螂或蒼蠅般被視為危害公共衛生的“害蟲”。但很多時候,只要牠們過於靠近人類的活動範圍,就會被消滅。畢竟,要殺死螞蟻,實在太容易了。暖陽之下,人過着平凡的家庭日常,而螞蟻僅僅是因為被人隨意擺放的零食而吸引出來覓食,其中幾隻不小心爬上了人的衣襬,就惹來“滅門之災”。女孩沒有意識到腳下是被無端踩死的渺小脆弱生命,甚至以此作為搏得成年人讚賞的英雄式行為。

有了動物保護的意識後,我常思考有時對於動物的處境是否感情泛濫。畢竟,牠們“只是”螞蟻對吧?然而我一直相信,對細小事物的共感、對渺小生命的同情,只要不演化至盲目地為別人築起道德高牆,都是把心打開、感知身邊生命的契機,這是在如今習慣創造對立與排外的世界裡,需要的螻蟻之力。

波 本

2024-01-05 波 本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12289.html 1 (散策人間)一群螞蟻被踩死之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