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客源支撐國際航線營運
去年本澳各項旅遊業指標數據相繼出爐,將為各業提供基本復甦參考,從而部署今年發展方向及制訂具體目標。綜合看,各項旅遊業指標恢復理想,但喜中帶憂,今年需結合國家發展大勢,加快攻堅克難,擴大復甦成果。
旅遊局日前公佈去年旅客逾二千八百萬人次,國際旅客量正加快復甦。去年一月初國際旅客為一九年同期的一成,十二月已大幅恢復至一九年同期的九成四。初步旅客數據顯示引客成績不俗,但結合澳門國際機場的客量數據,卻發現有暗湧。
去年澳門國際機場客量約五百一十萬,約為一九年的五成四,單計去年下半年客量約恢復至一九年的六成五。作為國際旅客訪澳主要途徑之一的澳門國際機場,客量恢復速度跑輸整體大市,一方面說明澳門的國際航線恢復步伐未如理想,也佐證國際旅客經香港國際機場來澳有上升趨勢。各界應想方設法進一步深化直航抵澳的可能性,以吸引更多國際旅客。
本澳內需規模相當有限,難滿足持續高投資的民航業保持可持續發展,需依靠旅客量彌補先天內需不足。疫前,內地旅客持續上升,解決本澳民航業客源不足的問題。疫後,粵港澳跨境基建交通完善、周邊機場競爭加劇,澳門國際機場客量恢復速度跑輸周邊城市機場,值得深思,宜以新思維新辦法加快民航業復甦。
環顧全球知名國際機場,不僅是旅客“點對點”的直航目的地,更多是發揮地理優勢、用好用足政策及航權資源,發展成中轉樞紐,吸引旅客到當地轉機。鄰近的香港國際機場及東南亞的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便是成功例子。
澳門規模不足以與香港、新加坡相提並論,但無論是積極吸引海外航空公司開通澳門航線,還是鼓勵基地航空公司增加國際航線,都需要有足夠龐大的客量基礎支撐。尤其本澳未來有意發展長途國際航線,跨境交通引客能力以及機場豐富中短途航線網絡,雙管齊下,達至“客如輪轉”,才可為長途國際航線持續營運發展創造條件。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