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創造自己的人生
新年已始,冬春交替。和煦的陽光下,我坐在荔枝碗船廠片區舒適的戶外空間,看內海對岸橫琴澳大校區,視野開闊,空氣清新,雀鳥鳴叫,清風徐來。在這樣的環境下,拿出《讓孩子飛》,心頭如一股暖流,一邊看一邊與作者對話。
此書作者肯 · 羅賓森也和我一樣,是一位關心教育的家長,我也與作者有相似之處,曾出版一本關於孩子教育與陪伴的書《老虎為甚麼沒尾巴》,可以說某些教育理念上我們是一致的。我們在陪伴孩子成長中,要思考哪些不容忽略的環節,改進的哪些教育的方法?如何了解孩子的能力、興趣和個性?如何判斷什麼樣的學校最適合孩子?如何強健孩子的心靈與體魄?孩子若不適應學校教育,有哪些資源可提供支援?學校是否考試測驗太多、孩子學習壓力是否太大?孩子上學之後,會否有討厭學習的情況?如何學習,才能因應未來的社會發展?當孩子的優點不被重視,缺點卻被放大時?擔心孩子的內向被霸淩而不敢言?……作者收集了許多家長的苦惱與擔心。《讓孩子飛》正是一本給家長力量、支持與指引的書。
作者肯 · 羅賓森雖是西方家長,但在書中帶出的問題也是我們東方家長所面對的。書中提出與時代共鳴的話題,未來社會需要具備創造力、應變力、協作力、高EQ與團隊精神的人,但學校卻用標準化、考試、過度競爭來扼殺這些人的能力。學校並非單獨存在,而是受到政策、經費、社會文化等交互影響。學校力求漂亮的升學成績來爭取經費資助,老師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遵循校方升學政策,家長期盼孩子進入知名學校,以求未來人際關係網與前程似錦。
當下教育熱衷“STEM”學科,“STEM”包含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而忽略人文、藝術與生活教育,我們無法改變學校的課程設計,但可以為孩子選擇喜愛的課外興趣班。有時候,我們需要讓孩子通過Google、YouTube上唾手可得的興趣教學課程,學到課室裡學不到的內容,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學會主動學習,找到熱情和目標。幫助孩子在不同層面的發展,讓孩子創造自己的人生。
人性(Humanity)的豐富與複雜,與其所代表每個孩子能展現的各種特質天賦,遠非教育機構所能涵蓋,因此,家長需要成為老師、學校的助手,看見你的孩子獨特的潛能。我們做家長的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才能讓孩子進步,提高他們的學習成就。
幫助孩子並不是要做書中分析的那幾種父母的類型:“專制型”、“恩威並重型”、“放任型”與“忽略型”,特別是最極端的“直升機父母”。我們需要反思家庭教育,才能配合學校教育,幫助孩子成長。
看着孩子第一天上學,作為家長的我們,不由得百感交集。為人父母是一種挑戰,也是件樂事。在AI和GPT盛行的當下,要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能力,必須技術、學術與藝術,三者兼具且缺一不可。唯有如此,才能不被機器人所取代。
如果你也正為孩子的教育環境而擔憂,本書就是解答。全書提示我們,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你得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天命,而家庭教育越早越好。正如作者在書尾所言:“教育是個極其龐大的領域,包含很多主題,每個家庭又各不相同,因此,不要為孩子設限,幫助孩子在不同層面的發展,幫孩子找到才能和興趣,讓孩子創造自己的人生。”
南青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