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未來五年無“年三十”
【中新社南京十六日電】農曆新年將至,很多人發現,自二○二五年起連續五年的除夕都是臘月二十九。“年三十”為何消失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十六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由我國傳統曆法的規則所決定的。”
王科超解釋說,中國農曆月份的安排與月相相關,當月球和太陽的地心視黃經相等,叫作“朔”。這時從地球上看,兩者的位置幾乎重合。從一個“朔”到下一個“朔”,之間的間隔就是農曆的一個月。
如何知道一個月有多少天?王科超介紹,農曆的月被稱為“朔望月”,平均二十九點五三天。所以農曆月份分大月和小月,大月定為三十天,小月定為二十九天,平均下來一個月的天數就跟“朔望月”的二十九點五三天比較接近了。
“由於月份的起始是根據月相這樣的天象來安排的,具體到哪年有‘年三十’,哪年沒有,這完全取決於實際的天象。但是不管是否有‘年三十’,作為傳統節日的除夕一直都在。”王科超表示,按長時間的統計結果來看,有“年三十”的比例大約是百分之五十,出現連續五年沒有“年三十”的情況也是正常的現象,不妨礙大家過一個和美幸福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