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元素風行博物館
“逛博物館時不僅發現帶有雙龍戲珠圖案的鳳冠,還看到系列龍主題文創,古今文化在這裡結合。”在山東青州市博物館,“○○後”田鑫玥一邊拿着筆記本蓋龍形印章,一邊感慨“中國龍”在博物館裡玩“穿越”。
大秀“中國龍”
甲辰龍年前夕,博物館內的“龍文物”格外引人注目。各大文博場館紛紛抓住時機,策劃龍年主題展,啟動“尋龍記”、“尋龍會”活動,大秀文物瑰寶中的“中國龍”,讓民眾在賞“龍顏”、尋“龍跡”中,重拾古老文明記憶。
在青州市博物館,帶有“龍元素”的文物悉數亮相。青州市博物館副館長王謹霞在接受採訪時說,該館現有館藏文物六萬餘件,在東漢“宜子孫”玉璧和龍興寺佛教造像兩大“鎮館之寶”上,均有“龍”的印記。
在展廳內,由和田玉雕刻而成的東漢“宜子孫”玉璧,中央鏤雕“宜子孫”三字,出廓上方透雕雙龍,遊走於祥雲間,活靈活現。乘梯而上,步入佛教造像藝術展廳,不少佛菩薩三尊像都帶有醒目的“龍銜蓮花”紋飾。
“這個圖案是‘青州風格’佛教造像的典型特點之一。關於它的來源,學術界一直在研究,尚無定論。有觀點認為,這是宗教信仰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產物,也是佛教中國化的表現。”青州市博物館副研究員、文創部主任王麗媛介紹說。
文物裡的“中國龍”形態萬千,據此創作的龍主題文創持續“上新”,在各大博物館通過線上線下熱賣。故宮博物院的龍生肖手鏈、敦煌博物館的守寶龍款書籤、長沙博物館的“龍鳳呈祥”徽章等兼具藝術性、實用性,讓年輕人愛不釋手。
“今年我們完整提取館藏元青花雲龍紋玉壺春瓶上的龍紋,設計了一款龍年紀念章‘祥龍獻瑞’,同時也推出印有‘龍形象’的碗筷、燈籠等文創周邊。”王麗媛說,龍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圖騰和精神標識之一。基於國人對龍的崇拜,與龍有關的文創深受消費者喜愛。
融入文創設計
在孔子博物館,以館藏龍紋為靈感創作的服飾頗為吸睛。孔子博物館“孔博織造”負責人裘彩娟說,該館收藏了自明清以來孔府舊藏服飾文物八千餘件,他們今年結合館藏服飾紋樣,把龍的威嚴、吉祥與舞動之美融入文創設計中,推出“龍之秘境”定製面料。
“我們把面料加工成休閒西裝、雙面外套、馬面褲等二十套時尚百搭的服飾。消費者穿上身的不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種文化。”裘彩娟說。
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學院教授張瑞看來,文博場館以龍生肖為主題開發文創,把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利於對外傳播文物故事。張瑞表示,文博場館跨界做文創,是對文化進行重構和再創造,應有新意、有故事、接地氣,激發大眾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學習慾望,特別是年輕一代的興趣。“要找到合適的敘事方式,讓文物借文創活起來、‘潮’起來。”
(山東青州二十七日電)
中新社記者 趙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