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是華獲取關鍵技術“飛地”
由於以色列需要中國的技術和人力資源,以滿足其基建升級需求,於是,上海國際港口集團獲取了海法港碼頭營運承包廿五年的合同;中國港灣工程集團則獲得南部阿什杜德的碼頭承包。這兩個地方都毗鄰以色列海軍碼頭,美國表示強烈不滿,海軍不再停靠此碼頭。
以色列在AI、大數據、醫療技術、農業科技等領域有領先核心競爭力,開發和製造世界上最先進晶片,有四百三十多個世界知名企業頂級研發中心,八千多家科技公司,囊括了全球先進技術,創新度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以色列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的公司數量,僅次於中國和美國,位居第三。在一些西方國家限制中國參與他們科技領域的情況下,以色列成為中國獲取關鍵技術的“飛地”
中國從以色列的進口,主要以高科技產品為主,當中包括電子設施、醫療器械及通訊產品,至二○一八年底,以色列向中國出口了價值二十六億美元的半導體,佔以色列對中國出口的百分之五十六。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二○一一至二○一八年間,無論是投資總額(五十九億美元),還是交易量(一百二十億美元),以色列科技行業獲得最多的外來投資國就是中國,八十七項投資中,有五十四家中資企業參與。這些投資都是通過風險投資或者私營的、國有的科技公司來進行,當中包括華為和中興。
華為在該國設立名為“托加網絡”(Toga Networks)的研發中心;阿里巴巴、中國化工、聯想和小米等中資企業,都在以色列投資和收購,重點領域是雲計算、人工智慧、半導體和通信網絡等技術。
(中以關係的微妙變化 · 二)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