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劇場到網絡的現實
從現場演出到網上直播、錄播,不是今天才有的事。但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令劇場界不得不加快思考、嘗試與探討。
從二月開始,全球表演藝術界集體並迅速進入網絡舞台,大家都在思考、討論表演藝術網絡實踐的可能與得失。最簡易也比較少爭議性的是將舊作的錄像放在網上免費播放,一方面配合Stay home的防疫措施,另一方面也為劇團在沒有演出活動時,網頁或粉絲提高關注度,也間接迫使劇團整理演出檔案,一舉三得。另一種則是將新製作演出改變成網上直播或錄播,在這個情況下,劇團或創作人也存在着兩套觀念,一是保留原汁原味的劇場演出形式,像演出錄像檔案一樣拍攝與播出;另一是探索藝術語言轉換的可能性,也在轉換中尋找新的劇場美學。 各種各樣的討論,一時間成為表演藝術界的熱門話題,美學上的討論牽涉到劇場的“現場性”與“觀眾參與”這些劇場本質與美學思潮的反思。美學的震動,自然帶動了製作模式的改變,製作模式的更動,自然又牽涉到最實際的預算與票房。疫情中引發的劇場美學、製作模式的衝擊,其實早就應該出現,只是平日在營營役役的資助、製作生產線上,根本無暇思考。疫情迫使大家面對劇場發展的現實:劇場與網絡文化之間的角力與共生。
然而,轉換藝術語言、適應新的製作模式都很浪漫,而且看來更划算,原本要現場做三至十場的戲,現在一次搞定。可是只要內行一點,態度專業一點,原本的製作團隊,還要因拍攝、直播、後製技術而再增加另一組專業人員、專業器材,演員、設計師因為要從劇場換成鏡頭表演,又要花更多時間去調整與演練,成本提高的同時,票房收入也可能歸零。這才是劇團當前最血淋淋的現實問題。
(疫情,劇情 · 六)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