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6月21日
第D06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交友邀請已送出

《社交媒體簡史》 作 者:湯姆 · 斯丹迪奇 譯 者:林華 出 版 社:中信 出版日期:2019年3月

交友邀請已送出

心情低落時,容易過份關心外界的一切;聽從好友建議,關掉熒幕裡的視窗後,發現已耗掉了幾個小時。社交媒體裡海量的信息,在每次刷新過後又再湧入更多,像是一卷被詛咒的捲軸,把每個讀者都捲進了其中。那麼,我們到底為甚麼需要社交媒體?實際上,當人們在點讚,引用或分享別人的資訊時,很可能是出於求生的本能。

“歷史上不同時期和地點產生的社交媒體形形色色,但它們都由一條共同的線連在一起,即它們都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分享信息的基礎之上的。”

翻看《社交媒體簡史》,發現社交媒體並不是現今社會獨有的產物,作為靈長類動物的人類,天生就是社會性動物,而隨着大腦皮層的進化,對社交的需求亦會變得更多。靈長類動物會利用互相梳毛來與成員進行聯繫,而梳毛的過程正是一種社會性的信號,能讓群體確認成員間的關係,簡單來說,就跟我們在社交網站上互加好友的需求一樣。

“使用互聯網的現代人對此一定大感驚訝,他們也許以為今天的社交媒體環境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但即使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分享、消費、使用信息的許多手法都是建立在幾百年前就有的習慣和傳統基礎上的。”

社交媒體隨語言與文字而誕生,古羅馬的政治家以莎草紙信來交換信息,人民則以塗鴉來表達訴求,後來隨印刷技術發展,原本只能依靠手抄本傳遞的資訊,得到進一步擴散。那時期所印製的小冊子,逐步發展成日後的報章、學術期刊;而促進信息交流,除了有利於科學或文學發展外,同時亦讓人的思想得到解放,於是宗教改革、美國獨立運動、法國大革命等社會變革,每每是在社交媒體發展到某個地步時所催生的。

“但幾百年後回頭看去,同樣清楚的是,社交媒體的主要功能是發表並同化公共輿論。上述的例子中,民眾沸騰的積怨都意味着變革遲早要發生,社交媒體不過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互聯網的出現,動搖了紙媒、廣播行業在信息傳播上的主導地位。隨着使用人數不斷增加,網絡上各社交平台的影響力也在提升,同時讓信息的傳播不再單向,某程度上,使社交媒體重新變回分享信息的工具,向大眾歸還了話語權。借鑑歷史,任何一種形式的社交媒體都曾被當權者打壓,或被權威質疑。社交媒體只是一面鏡子,剛好照出了社會裡的問題,沒有鏡子,問題也依舊會有被發現的一天。時代在變,社交媒體也不過是緊隨其後,而身在其中的我們,想看清自己,照鏡,似乎是必須的。

林 格

2020-06-21 林 格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52596.html 1 交友邀請已送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