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否恰當
香港文憑試歷史科一條試題要求考生討論,一九○○至一九四五年間日本的行為是否為中國帶來利多於弊。題目惹起內地以及香港一些人士的不滿並指摘。這激起了另一些反響,就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的一篇報道為代表。報道表示甚麼問題其實都可以討論,如果不同意日本二十世紀初的行為給中國帶來利多於弊,答問時學生盡可以一陳己見,何必大動肝火,這顯出中國對香港容忍度越來越低,對港約束也將越來越嚴。
無可否認任何問題,無論如何荒謬,都可以討論,然而不是所有可以討論的問題,在任何場合提出討論都是恰當的。
如果美國某大學入學試,要求學生討論德國納粹黨一九三三至一九四五年間對猶太人的政策是否為猶太人帶來利多於弊,以色列政府會有甚麼反應?美國的猶太組織會有甚麼反應?美國官方會有甚麼反應?他們的反應恐怕要比內地對香港試題的反應強烈得多。《紐約時報》是否會因此認為以色列、猶太集團、美國官方約束言論,扼殺人民的自由呢?如果,美國某中學要求學生討論:歐美在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百多年間從非洲擄劫土人,運回英美當奴隸,對非洲人是否利多於弊?這會不會惹起示威暴動,社會上有識之士是否會譴責出這樣題目的學校?《紐約時報》又會採取怎樣的立場?
六月七日,《紐約時報》公眾評論版編輯班尼特(James Bennet)接受共和黨議員卻騰(Tom Cotton)投稿,刋登他支持總統特朗普出軍隊鎮壓民眾示威的言論,被視為不恰當,因而辭職。原來《紐約時報》當處理切身問題的時候,還曉得雖然甚麼問題都可以討論,但並不都一定恰當。除了對錯之外,還必須懂得怎樣分辨恰當、不恰當。不恰當的便該受指摘,當事人要面對後果。
陳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