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抉擇與平權主義
——談《花木蘭》
波折不斷、爭議四起的《花木蘭》,終於在港澳上映。受到主角劉亦菲政治言論的影響,票房收入低弱,創下迪士尼近十幾年來最低紀錄。不過水準不弱,有娛樂性之餘也不乏出色構思,回應近年兩性平等的大氣候。
迪士尼在廿多年前動畫創作高峰期時,曾將《花木蘭》改編成動畫,歌曲動聽,叫好叫座。今次再改編成真人電影,花上兩億美元製作,本是今年鉅製之一,可惜遇着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又延期。結果北美直接在串流平台上架,部分歐亞地區保留在戲院上映,整體氣勢遠不及其他迪士尼影片。
《花木蘭》再度改編成荷里活電影,故事當然大改特改,演變成一個魔幻故事,因此不能與原著比較。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自小“氣”度過盛,經常打來打去,絕非大家閨秀形象,因此被視為妖女,令家人蒙羞。這段前奏戲在福建土樓拍攝,環境獨特,屋與屋並排,添加密集感。
劉亦菲演技普通,但外形適合角色,扮男人兵亦有可信地方,片中她大展身手,從箭術、馬技、槍功,更有功夫比拼,不過未能顯出真功夫,多靠剪接而成,不夠刺激。片中全是亞洲人,李連杰飾演皇帝,無傷大雅;甄子丹演軍隊將領,仍有霸氣;鞏俐演妖女較為搶眼,惡中有悲,讓人同情。
劇本最獨到之處,在於劉亦菲與鞏俐兩人皆被視妖女,無法得到尊嚴,前者將技能護駕保國,後者投奔外族反攻自己人,一正一邪,兩人兩場對話戲都是內心矛盾的表現,交織出兩人十字路口的抉擇。這構思讓人想起黑澤明的《野良犬》,片中兩人遇到同一經歷,結果一人做警一人做賊,成為敵對關係。可惜本片落筆仍然淺薄,未夠有力。
另一可觀筆觸,將反封建的女性主義注入其中。花木蘭在戰場“死而重生”後,以女性的真身形象示人,身手強勁,英姿颯爽,拯救了同僚也救了皇帝。這一編排延續了真人版《阿拉丁》的相同主題,並貫徹片中強調“忠、勇、真”的精神,“真”就是忠於真心,還原女性真實形象,衝破舊時代的封建枷鎖,呼應近年的兩性平等主義,構成現代化的古代女性傳奇。
全片將代父從軍、魔幻妖術、千軍大戰融入其中,穿梭於沙漠、懸崖、冰地,整體充滿官能刺激。只嫌軍隊中眾男兵個個樣貌平凡,寫不出鮮明人性,壓軸的“棚架大戰”,比較草率,掀不起高潮。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