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疫情價”啟引客模式
黃金周長假曲終人散,淡靜的檔期,失望的生意,再度讓旅遊相關行業陷入兩難。好不容易等到的檔期,卻不對辦,未來日子何去何從,倍感迷茫,易失信心。
疫下捱了大半年,各界難免產生抗逆疲勞,此時要走過“最後一公里”,比在疫情高峰期更崎嶇、更漫長、更難走,需要各方守望相助,抱團取暖。故此際商界再次呼籲業主減租,以助租戶盡量保住元氣,環環相扣,亦有助業主自救。不然持續有租戶退場,骨牌效應,最終影響整體營商氣氛,要重整旗鼓需花費更大力氣。
然而,減低經營成本只是助力企業延長生命力,始終需要客源動力支撐。連日來,各界呼籲簡化自由行簽註手續安排,在嚴守抗疫指引下,適度降低來澳門檻,希望提升訪澳意慾。
但旅客來不來,還要看澳門的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八天黃金周檔期,外界關注每日入境客量的變化,但暫未有逗留時間的數據。近日訪澳旅客反映,由於酒店房價相宜,故選擇過夜,並計劃停留數天,這是疫下酒店旅遊業的新變化。
疫情下旅客量不足、消費力疲弱,並非澳門獨有的問題。澳門若能借助酒店高性價比的吸引力,提升旅客逗留時間,卻是多年求之不得,亦有助彌補客源不足的難題。
疫情以來,澳門整體旅遊環境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景區遊覽從容不迫、旅遊物價不再高居不下、消費購物提供良好的體驗等,整體旅遊環境和氛圍是近年來最好的。近日開始有人轉發澳門長假後的酒店房價,高大上的五星酒店,數百元有交易,讓人難以置信。
酒店業啟動的“自救”模式,相比暑假吸引居民入住的價錢更吸引,低處未算低。由於房價一直左右着旅客的遊澳時間,倘此“疫情價”能持續一段日子,受惠的不僅是行業本身,第四季有不同的展會、論壇、節慶盛事上演,高性價比的酒店房,有助吸旅客甚至是較高消費力的商務客來澳,無往而不利。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