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化學諾獎得主離世
【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網、中央社八日消息: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當地時間七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墨西哥科學家馬里奧 · 莫利納在墨西哥墨西哥城去世,享年七十七歲。當天正好也是二○二○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的日子。
美聯社報道,莫利納的家人透過以他為名創辦的研究所發表簡短聲明,向大眾宣佈他的死訊,但未言明死因。
找出臭氧稀薄元兇
報道稱,莫利納生前一直在研究大氣臭氧空洞,他與美國化學家舍伍德 · 羅蘭在一九七四年發表的論文指出,氯氟碳化物會破壞保護地球免受太陽紫外線傷害的平流層臭氧,是導致地球臭氧層變稀薄的元兇,促成了關於禁用這些物質的一九八五年《維也納公約》和一九八七年《蒙特利爾議定書》。
莫利納的研究在《蒙特利爾議定書》起草時貢獻良多;這項議定書是首度有國際條約規範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目的是逐步淘汰氟氯碳化物。
莫利納因與舍伍德和荷蘭化學家保羅 · 克魯岑在大氣化學,尤其是在臭氧層的形成和破壞方面的研究,在一九九五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莫利納後來專注於防治墨西哥市等大城市的空氣污染,並推動提倡永續發展的全球行動。
莫利納是迄今唯一一名抱回諾貝爾獎的墨西哥籍科學家。除他之外,墨西哥還有兩人曾獲諾貝爾獎,但均非科學類獎項,分別是一九八二年羅布雷斯獲頒和平獎;一九九○年巴斯抱回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