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魂失魄
本月十日,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立法機構黨團總召林為洲在社交平台上拋出黨名“去中國”的討論,稱國民黨認定的“中國”二字容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混淆。有“中國”二字有好有壞,“壞”是易被扣帽子、被扭曲及遭污名化,好處是可具有和對岸產生聯結、開啟對話的可能性。“黨名去中說”一出,旋即引起黨內人士反彈,認為國民黨現在遇到問題的重點在於理念、政策與政治人物的言行,此時拋出這種議題是“庸人自擾”。
顯然,林為洲抛出的“黨名去中”之說,是中國國民黨每每遇到選舉失利、話語權失落、人心渙散、理念喪失的時刻,以模糊視線、轉移焦點、迴避問題的消極做法。從二○○四年“大選”失利、二○一五年“換柱”、二○一六年“大選”再度失利以及今年敗選,國民黨“黨名去中”議題定期上演至少超過十六年,仍然喪魂失魄,至今未擺脫“更名改運”這種落後思維,無法表現出作為最大在野黨在堅守原則、與時俱進方面應有的反思。
實際上,二○一八年台灣地方選舉、尤其是高雄市國民黨大勝,靠的就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維護兩岸和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理念。它既是台灣“憲制性文件”的規定,亦是國民黨的選舉利器。今年敗選主要原因是策略失敗、派系傾軋、黨內分裂、喪失話語權,用“黨名去中”以求擺脫困境,無疑緣木求魚。
魯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