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金分享與消費卡掛鈎
在特區政府帶領下,在社會各界努下,澳門的抗疫成果得以延續和保持。在嚴防嚴控的同時,特區政府積極採取不同措施提振經濟、穩定就業,包括較早期針對本地居民的消費補貼計劃和本地遊活動,以及近期針對內地旅客的激勵措施。
根據經濟局委託旅遊學院做的《消費補貼計劃中期報告》,接近七成的受訪商戶認為,消費卡最能幫助商戶緩解疫情的影響,其次是企業援助款項計劃和水電補貼。
報告還顯示,分別有超過五成的飲食商戶和零售商戶的營業額,較消費卡使用前有提升;有超過五成的飲食商戶和超過三成的零售商戶在消費卡使用期間,其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相若;甚至有超過兩成的飲食商戶和接近兩成的零售商戶在消費卡使用期間,其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報告同時提及居民的反應:三分之一受訪居民產生了額外的零售消費;近兩成受訪居民產生額外的飲食消費。由此可見,消費補貼計劃的確發揮了帶動內部消費的作用。
最近,社會上就明年是否延續現金分享的議題展開了一些討論。事實上,自有現金分享計劃以來,社會上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從是否應該有現金分享、金額多少,到受惠對象、應否訂立機制等,都曾出現各種不同的意見。
從計劃的目的來看,以往特區政府只作過簡單的表述,就是讓居民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從這一角度看,明年會否延續該計劃似乎有些疑問,因為本年度的特區政府的收入一定不會有盈餘了。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由於疫情的影響,企業的經營也遇到近年罕見的困難情況;部分居民在就業、生活方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不延續現金分享,似乎說不過去。雖然政府從未說過,這是一項紓困措施,但它客觀上起了紓困作用,至少對部分居民而言,它的確是減輕了生活壓力。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政府最近釋出了明年維持現金分享的訊息,並表示會研究現金分享計劃如何帶動本地經濟、促進消費、穩定就業。把現金分享和提振本地經濟掛鈎,的確是當前特殊環境下的適當做法。最容易操作的就是把現金分享以消費卡的形式發放。
雖然隨着內地疫情有效控制,特區政府成功爭取內地重啟自由行簽註,並推出激勵措施,但由於各種原因,來澳的旅客量和預期有落差。在內地遊客數量恢復需時,向其他地區旅客開放無期的情況下,特區政府除了繼續設法吸引內地旅客之外,能夠做的就是從內部着手,包括加大、加快公共項目的投資和進一步刺激內部消費。
第二期的消費卡使用期將在年底結束,現金分享接力而上,在發揮紓困作用的同時,又能繼續撐住內部消費、撐住中小企業的經營,等待旅遊巿場的全面恢復。
或許有些人認為,以現金形式發放也能起到刺激消費的作用。但從今年四月提前發放現金分享的巿場反應來看,它遠遠不及五月消費卡使用後所產生的效果,而且兩期消費卡的金額加起來,還不及現金分享的金額大。
或許有巿民覺得會失去支配這筆資金的便利性,但作為在特殊環境下的特殊處理方法,筆者覺得大方向正確。至於一些安排上的細節,可進一步優化完善。
澳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曾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