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軟硬件應對傳染病
全球新一輪新冠疫情爆發,歐洲再成疫情“震中”,不容樂觀。當局昨日公佈已有澳門版“方艙醫院”預案,以及儲備足夠治療藥物,提高員工感染防控意識等安排,以應對突發情況的發生。全澳居民仍需要積極配合疫情防控,不可掉以輕心。
疫情反彈明顯與部分國家或地區應對疫情過於鬆懈、居民未能配合防疫工作有密切關係。反觀內地青島,在日前新增四宗確診病例及五例無症狀感染者後,這個千萬級人口大城市採取了果斷措施,在短短五天內基本完成全市近乎所有人口的核酸取樣及檢測工作,確定新增陽性感染歸零,有效阻斷病毒的傳播鏈。這種全民盡檢的防疫工程,雖然在極短時間內投入龐大人力物力,更重要是得到民眾義無反顧地配合,在完成排查後,全市居民得以安心地恢復相對正常的生活。
本澳因應全球疫情提出的“方艙醫院”預案是必需的。雖然當局並未公佈選址及細節,但目前本澳已完成的部分填海地段,能夠提供足夠土地資源作為“方艙醫院”臨時選址,並遠離民居及有助於管理。如果有內地在物資及技術提供支援,要在短時間內興建一座容納五百張病床的臨時醫院並不困難,反而本澳在檢測人員培訓方面要加強配合。因應新冠病毒驚人的傳播速度,以目前本澳每日三萬人的檢測能力,要在短時間內截斷病毒的傳播鏈仍有困難。更短時間內完成全澳接近七十萬人的取樣及檢測,除了增加人手,更有效的措施就是與內地加強防疫工作上的合作,提高本澳取樣及檢測能力。總結前段抗疫經驗,參照民防機制,調動民間力量支援抗疫。
“方艙醫院”只能作為臨時的傳染病治療設施,並非永久建築。本澳經過○三年非典型肺炎一役後,在傳染病防控的硬件和措施已有構思,包括當年疫情後提出在山頂醫院附近興建傳染病大樓,只是十多年來一直處於研究及設計階段,至近年才展開地基工程。當局有必要加快建設傳染病大樓,以進一步提升本澳在傳染病檢測及治療的能力。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