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疫情 勿存僥倖
衛生局先後揭發有醫生、居民,在上月底至本月中旬分別到過發生疫情的青島,返澳後未有如實申報,兩人均被依法究責。瞞報外遊史,或是有人輕視疫情、心存僥倖,甚或有意規避隔離醫觀,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累己累人。因個人輕率大意,極可能導致防疫缺口,斷送本澳全民同心抗疫的努力成果。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以來,全澳居民眾志成城,一心抗疫,全方位配合政府疫情防控工作,保持多月社區零感染,成績得來不易。即使內地及澳門疫情趨於緩和,無論特區政府或社區民眾,都對疫情保持高度警覺,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要求下,逐步恢復社會經濟正常運作。
現階段內地的新冠疫情基本受控,但非完全消退,零星本地個案時有出現。同時,全球各地疫情正急速反彈,歐洲多國已再度“封城”。隨着天氣轉冷,有利新冠病毒傳播。疫情威脅,依然如影隨形。
山東青島在月初出現過局部的本地感染,澳門隨即升高當地的疫情風險,要求對曾到青島的入境人士實施醫觀措施,目的就是要嚴防輸入,卻接連揭發兩名本地人瞞報行蹤,圖規避防疫措施。更令人失望的,其中一人竟是公營醫院的醫生,無視防疫要求,沒有向主管申報,回澳後繼續返工應診,也未按規定於每天上班時出示健康碼,如同“知法犯法”。
現時往來內地與澳門須持七日有效的核酸陰性檢測結果,是防疫重要一環。但不排除在出行七日內不幸染疫,所以需要居民自覺遵守,如實申報外遊紀錄。當下內地與本澳疫情相對穩定,不少人希望防疫政策可稍為放寬。但環顧全球,不少國家在放寬社交限制後,疫情急速反彈。可見放寬防疫,必須非常審慎。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不如實申報可構成刑事責任,是法律底線。但更重要是澳人要有良好公民意識,勿因一己之便,斷送得來不易的抗疫成果,面對良心、道德的譴責。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