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江門行了解僑鄉規劃
【本報記者池曉東江門廿四日電】包括澳門三家媒體在內的四十多海內外主流媒體,連日來齊聚江門,順利完成主題為“訪尋僑鄉記憶,激發濱海活力”的大型媒體江門交流活動。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江門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探索與澳門共建粵澳新型合作平台的銀湖灣濱海新區,正在成為江門“藍色崛起”的新引擎。
海內外主流媒體採風團連日深入江門市蓬江、新會、台山等地的十多個採風點,深入品鑒江門淵源流長的海洋歷史文化,感受僑鄉“藍色經濟”的發展脈搏。行走在五邑大地上,記者們用鏡頭和筆墨記錄下每個精彩瞬間,全景展現濱海僑鄉“向海而生”的澎湃動力和豐碩成果。
開發濱海用地
謀劃建設銀湖灣濱海新城,是江門從濱江城市走向濱海城市、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戰略佈局。行程中,採風團實地了解銀湖灣濱海新城的規劃建設情況,其位於江門市新會區東南部,計劃打造成為珠江西岸先進製造業和循環經濟基地,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合作重要平台和宜居宜業的國際化濱海新區。
去年二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加快江門銀湖灣濱海地區開發,形成國際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華僑華人的引資引智創業創新平台”。
同年,江門市委印發《關於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的決定》,明確“加快銀湖灣濱海地區開發,深化探索與澳門共建粵澳新型合作平台,推進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建設,打造國際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地”。
建核心經濟圈
銀湖灣濱海新區距江門城區約三十五公里,水路至香港八十六海里、澳門四十七海里,距港珠澳大橋珠海落腳點六十二公里,是江門接受港澳經濟圈輻射的第一腹地。
從空間結構上看,銀湖灣濱海新區主要包括一個核心區和三個園區共四大發展平台,核心區主要包括銀湖灣的圍墾區和崖門鎮的崖南社區,控制面積約六十五平方公里;三個園區包括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珠西新材料集聚區、沙堆金門工業園區。
其中,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位於崖門鎮,總規劃面積二萬五千畝,包括三個分園區,分別是環保產業園(約二千七百七十四畝)、澳葡青年創業園(約六千九百六十八畝),重點發展節能環保、高端製造、新一代電子信息等產業,位於銀湖灣用海A區的濱海旅遊及中醫養生產業園(約一萬五千五百七十畝),重點開發粵港澳“一程多站”的濱海旅遊項目及中醫養生產業研發和康養項目。
(圖片由池曉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