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建互信 引客救經濟
新冠疫情由今年初爆發至今超過九個月,以博彩及旅遊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的澳門,顯現行業過於單一的弊端。剛過去的“雙慶黃金周”旅遊收益遠不如人意,反映疫情一日未除,本澳旅遊業以至周邊行業難以重拾過往風光。
新冠疫情在全球有持續爆發跡象,內地在高強度疫情防控下,“十 · 一”黃金周的國內旅遊,以至過去多月的網上商品銷售在全球一枝獨秀。反觀本澳,防控疫情同樣表現出色,但缺乏本身內需市場及地區防疫需要,訪澳旅客有限,本澳大部分行業至今仍然水深火熱,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未見盡頭。如何擴大本地經濟內需、盡量穩住經營和就業,吸引旅客重臨成為關鍵。
本澳與內地非疫情高風險地區,原則上旅客可以自由往來。惟因現行核酸檢測是兩地旅客互訪的最大限制因素。要吸引內地旅客重拾來澳旅遊的信心,以現時兩地防疫措施安排,對內地旅客需要有更大的誘因。
目前,內地旅客在國內旅遊仍然需提供當地綠碼及大數據行程卡,無論乘坐高鐵或航機等公共交通工具以至入住酒店,操作相對簡單方便,國人在境內基本“一部手機走天涯”。但來澳涉及境外的問題,無論在簽註申請、出入境手續辦理,以至健康證明的要求相對複雜和費時;反之,本澳居民到內地旅遊亦然。內地各省區對於港澳居民的進入有不同對待,對所持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亦有不同的處理要求,在提交個人資料方面較為費時,對行程的時間預算有所影響。
疫情防控不能鬆懈,以目前全球疫情發展,料未來半年甚至一年仍然不明朗,本澳需要與內地加強溝通,進一步提升疫情聯防和互信。建議研究在不放鬆防疫要求的情況下,簡化兩地人員通關往來的措施,以便加快本澳與大灣區以至內地的融合,在經濟、人員互訪等各領域的有序恢復,有助帶動本澳各業走出困境,想方設法為市場注入生氣,讓中小企業保持希望,否則不少行業將要面對更大的難題。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