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1月09日
第C06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媽媽,我沒有“周身刀”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沒有“周身刀”你還愛我嗎?

朋友把我加入了一個號稱精明父母的群組內,父母大至為子女報讀哪所學校,小至有沒有皮膚科醫生介紹,都會在群內發問,務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這種互助群組沒有甚麼不好,但有時着實會嚇你一跳。

疫情令全澳學生放了一個大概是求學階段內最長的假期,雖然現階段大多數學生都已復課,但部分托兒所仍然只有友善措施,應對一小撮實在沒人照顧的小朋友。(受資助托兒所已逐步復托)父母除了擔心照顧問題外,也擔心托兒所停課小朋友無處學習,影響將來考幼稚園的進度及成績。

這天看到了這樣的一個帖,發問者的子女大概是在讀幼低班,她詢問大家平日如何為小朋友安排時間,希望作為參考。留言的父母大都表示為小朋友報一兩個興趣班,還有時間的話就去公園或戶外踩單車活動一下。有兩個留言吸引了我的眼球,第一個留言表示為K1的子女報了足球、跆拳道、游水,外加英文及數學課程,看電視的話就選BBC,看YouTube的話就選blippi。第二個留言則表示會自己為小朋友上課,中英數天天不同科目,目前她四歲八個月的小朋友已經學會雙位數加法、十以內減法、前後數、單雙數、二的倍數、五的倍數、十的倍數。

我忽然想起早前與朋友的一番對話,她向友人稱自從幼女出生後,就忙得不可開交。友人建議她幫大女兒多報幾個興趣班,這樣自己的私人時間就能多一點。老實說,看到這些留言及建議讓我隱隱覺得不妥,好像我們已經無法再長時間與子女相處,平日送去學校,周末就送去各種興趣班,務求自己甚麼都不用教,子女卻可以“周身刀”,達到雙贏效果。

大家都明白,澳門的教育制度,一般是兩歲左右開始入讀托兒所,三歲正式展開漫長的求學之路,即使二十二歲順利大學畢業的話,這期間的求學生涯已長達二十年。二十年的漫漫長路,是不是都必須排得滿滿才叫成功?如果子女沒有贏在起跑線,或者沒有“十八般武藝”,你對他/她的愛就會減少嗎?

汪培珽是炙手可熱的親子講師、暢銷作家,她的育兒書籍被喻為天書,人人都希望可以成為這樣的媽媽;就連她推薦的“汪培珽書單”也成為各大搜索引擎的最高搜索率字眼。但是,你知道嗎?汪培珽並不贊成太早讓幼兒入學,也不贊成上些甚麼playground課程。她在一篇名為〈幾歲送寶寶上學〉的文章中就寫道:“媽媽應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希望孩子在小時候能受到媽媽最大的影響,而不是老師。而且,孩子一旦上學後,隨着年齡的增加,待在家裡的時間就會愈來愈少,所以我想遞延這個入學的時程,希望我和孩子都有更多的時間,可以享受這段人生中的可貴親子時光。學校環境再好,對小小孩來說,都比不上溫暖的家。”

她是這樣看待坊間的playground課程的:“人最需要的是愛,嬰幼兒根本是靠愛長大的。沒有愛,只有訓練和學習下長大的孩子會健康嗎?雖然我們都不會把孩子的問題推給學校,但是年紀還太小,就長時間待在學校裡,等於是把孩子的人格養成和基礎教育,交到未知數手中的。”

我不會說,小朋友除了上課外,報甚麼興趣班都是多餘,但是這得看年齡。兩三歲的幼兒,多留在父母身邊,培養安全感,玩玩玩具、砌砌積木、講講故事,比甚麼課程都好。那些甚麼雙位數加法、五的倍數,其實四歲學會與六歲學會,除了父母的自我感覺良好外,並沒有任何分別。

真由美

2020-11-09 真由美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81193.html 1 媽媽,我沒有“周身刀”你還愛我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