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宣涉虐動物處置指引
上月在祐漢新邨發現多宗貓屍案,疑雲重重。近期網絡再傳本澳多個地點發現白色可疑粉末及標記,寵物或動物關注群組紛紛“炸鍋”,擔心有人投毒殘害動物。至昨日,警方公佈截獲一名懷疑涉事的外籍男子,有人承認投下的白色粉末作為城市定向記號,不明粉末經查證後實為食用糯米粉及粘米粉。
接二連三的貓屍案部分證不涉刑事,部分仍在調查中,不少寵物主及動保人士見案件未破,擔心社區潛藏“動物殺手”,危害貓狗生命,警方束手無策。但從警方詳盡公佈案情可見,對於懷疑虐殺動物尤其涉及違反《動物保護法》的行為,“貓狗的命也是命”,警方一視同仁,關注輿情,接獲舉報後積極調查,尋找線索,分析證物,收集“天眼”等監控錄像資訊,在短時間內成功截獲涉案者及公佈事件,希望釋除居民疑慮。
《動物保護法》生效至今超過四年,即使在動保法生效後,虐待動物案件偶有發生,除了個別案件因具備足夠證據而成功起訴涉案者,不少案件由於缺乏有力證據,未能拘捕涉案者或起訴。以近期接連發現的貓屍案件為例,令人擔心施虐者更加肆無忌憚。事件接二連三,難免令部分寵物主或愛護動物人士捕風捉影,對某些可疑現象特別敏感。之前貓屍案偵查進度似乎不如人意,要釋除公眾疑慮,還需查明真相,對違法者依法處理。
貓屍案也反映居民對虐待動物行為、動物受傷,發現動物屍體時不知如何處理,甚至不理解處理動物屍體的程序或所屬部門。有關方面除了要向居民多作宣傳和指引,亦需完善相關部門以至清潔專營公司在處理動物屍體或受傷動物的工作指引,避免對動物屍體草草了事,抹煞可能涉及虐待動物的證據,或對受傷動物未能及時救治等。
本澳人口密度大,寵物主需要管理好家中寵物,做好避免發生意外的防護措施,履行寵物主的責任和義務;處理好寵物衍生的噪音和衛生問題,人與寵物在社區和諧共處,才能真正享受飼養寵物帶來的歡樂。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