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4月01日
第A12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機械種植助疆棉農增收

新疆廣大產棉區進入春播,棉農往播種機裡倒棉籽。 (新華社)

機械種植助疆棉農增收

據中新社烏魯木齊報道:最近幾天,新疆棉農熱合曼·熱依木都會早起,到自家棉田看看棉花的播種情況。棉田裡無人駕駛的拖拉機正牽引着播種機,播下他一家人的重要經濟收入來源——雪白的棉花。

隨着氣溫轉暖,中國棉花主產區新疆的棉花播種拉開序幕,天山以南的棉田四月上旬將進入播種高峰期,天山以北的棉田也將在清明節後開始大面積播種。

熱合曼·熱依木是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阿納庫勒鄉庫木博古孜村農民。巴楚縣是新疆主要棉花產區之一,全縣種植面積達一百一十萬畝,當地日照時間長、氣候乾燥,適合棉花生長。

今年五十五歲的熱合曼·熱依木已與棉花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變化”二字是他最大的感觸。他說,父輩們以前大多種玉米、小麥等農作物。除自留食用外,剩餘拿到集市售賣,但收入較低。後來村裡來了農業技術人員,指導村民種棉花。雖然村民們掌握種棉花的技術不够熟練,試種效果不理想,但即便如此,經濟效益還是高於種玉米和小麥。

熱合曼·熱依木清晰地記得在一九八五年,他承包了十六畝地,種了十畝棉花,當年收入就近一千元(人民幣,下同)。“當時如果全種玉米和小麥,收入也就三百元左右。”之後三十多年裡,熱合曼·熱依木年年種棉花,並經歷了棉花種植各方面的變化。

開着採棉機奔小康

“棉種的品質越來越好,並用上了滴灌技術,再到後來播種、打藥、摘棉花等環節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加之政府對棉農的補貼,種棉花逐漸成我們農民的首選。”如今,熱合曼·熱依木已將棉田交給兒子吐爾洪·熱合曼打理。

在巴楚縣種了三千畝棉花的棉農艾尼·吾斯曼表示,過去播種需要插標桿、打線,駕駛員操作機械是“瞻前”又“顧後”。如今通過機械化播種,只用三天時間就完成了一千畝棉田的播種。駕駛員只需按播種要求設置好相關數據,拖拉機就會在衛星導航系統引導下,按規劃路線自動駕駛和精準、精量播種。

艾尼·吾斯曼說:“我們種植棉花,從棉花播種、澆水施肥到採摘,每個環節都能機械化操作,尤其在棉花採摘環節,機械化操作提高了採摘效率,也節省了經濟支出。”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人工採棉一畝地費用在六百元到七百五十元之間,機械採棉費用則是一百六十元左右。此外,棉花成熟期不一致,人工採棉需要三遍,周期長達一個月;機械採棉一畝地僅需不到一個小時。

機械使用提質增效

眼下,喀什地區的五百五十餘萬畝棉田正有序進行播種。喀什地區農業農村局介紹,隨着農業種植機械的推廣使用,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管理,棉花產業實現了提質增效。

隨着棉花產量的提高,熱合曼·熱依木的生活也有了很大變化。“收入提高後,家裡多養了些牛羊,二○一六年全家人搬進新房子,買了新家具。”熱合曼·熱依木說,現在農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村裡的醫療、教育都有保障。

結束一天的春播後,熱合曼·熱依木常和兒子討論“棉花無人機植保”、“無人機打藥”等話題,“我親身體會就是,做農民,也要成為有知識、懂技術的農民。”

2021-04-01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10334.html 1 機械種植助疆棉農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