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規劃增運動場所
日日運動身體好,尤其疫情下大衆更注重健康,不少人都喜愛跑步等運動,漸養成習慣。然本澳適合跑步的場地不多,松山、水塘等熱門跑步點,假日常處於飽和狀態,且部分場地的跑步徑和其他休憩設施混雜使用,易發生碰撞意外,值得關注。
由於跑步運動可隨時隨地跑起來,方便進行且不需昂貴裝備,跑友可因應自身條件進行晨跑、夜跑、街跑等練習,故近年跑步運動在本澳越來越流行。每逢馬拉松或長跑賽,名額迅間爆滿。
伴隨着跑步日益流行,加上疫情下居民留澳和注重鍛煉身體,原已接近飽和的跑步場地,更趨緊張。以水塘為例,晚上不單跑友衆多,還有遛狗、飯後散步、忙於穿梭在中區及北區的人流,衆人混雜在一起,跑步徑水洩不通,易出現人撞人等狀況。
運動有利健康,政府要推動全民參與運動,便需提供和規劃足夠的體育場所及設施,鼓勵居民多運動達至身體健康。宜善用閒置土地增加運動及休憩空間,探討延長公共運動設施開放時間。長遠而言,要做好城市運動設施和配套規劃,在城市規劃中預留更多跑步徑、運動場,方便居民鍛煉。
悅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