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6月28日
第B09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中共成就科技強國

二○二一年五月二十二日十時四十分,中國首輛火星車“祝融號”抵達火星表面。(中新社)

二○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EAST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人造太陽)實現可重複的一點二億度一百○一秒等離子體運行,以及一點六億度二十秒等離子體運行,再創世界紀錄。(中新社)

中國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飛機 (中新社)

中共成就科技強國

如果說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斷實現自我超越和發展,帶領新中國從百廢待興走向國富民強,那麼科技創新就是這一壯闊歷程得以實現的“利器”。從戰火紛飛年代的“紅色電波”,到攻堅克難自主研製“兩彈一星”,再到“一帶一路”上的中國製造,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引領下,今天的中國已躋身全球科技第一梯隊,民生福祉也隨科技進步不斷提升。

國際公認的權威指標——自然指數(Nature Index)二○二一年年度榜單顯示,從二○一五年到二○二○年,中國的年度高質量科研產出份額穩居全球第二名,且與第一名美國的差距持續縮短;另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佈的統計年鑒,二○○四年至二○二○年,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數從全球第六位躍居首位。近年來,亞太地區對全球科研產出所做的貢獻迅速攀升,而中國是這一增幅最主要的貢獻者。

在許多科研領域,中國已走在世界前沿。航空航天方面,“天宮”、“嫦娥”、“悟空”、“天問”等重大項目捷報頻傳,就在不久前的五月二十二日,“祝融”號火星車順利抵達火星表面,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在火星表面開展巡視的國家;新能源方面,中國的“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於五月二十八日創造新的世界紀錄,向排放無污染且取之不竭的“終極能源”——核聚變能源應用邁出重要一步;醫學方面,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無論是危重症綜合救治、新冠疫苗研發,還是藥物研究、幹細胞探索,中國科研人員都發揮了異常關鍵的作用。

除此之外,中國還舖就了世界上最長的高速鐵路線——京廣線,建成了世界最長的橋樑——港珠澳大橋,研製了全球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FAST,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5G基站和終端連接……這些科研成果為中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為人類消除貧困、探索自然、維護和平作出貢獻的國家。然而,回顧當代中國的歷史不難發現,中國在科技領域的起步階段一度十分落後,面臨過不少難關。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共黨章曾這樣寫道,“黨必須努力促進我國的科學、文化、技術的進步,為在這些方面趕上世界的先進水平而奮鬥。”

一張白紙繪新圖

新中國成立之初,科技事業在一片廢墟上起步,事業機構殘缺、科研人員不足、經費拮据、環境艱苦,與此同時,中國還面臨着嚴峻的國際形勢——官媒新華社在報道中國成功研製“兩彈一星”的文章中曾這樣描述:“為了抵禦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打破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盡快增強國防實力,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毅然作出研製‘兩彈一星’,重點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

中國的原子彈、導彈研製曾受蘇聯技術援助,但一九五九年六月,隨着中蘇關係的惡化,蘇聯專家陸續撤離中國,有人因此斷言,中國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彈來。而時任總理周恩來隨即代表中共中央宣佈:自己動手,從頭做起,用八年時間搞出原子彈。蘇聯毀約的年月“596”成為了中國首顆原子彈的代號。在中共的組織領導下,各地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協同攻關,全國“一盤棋”,最終保證了“兩彈一星”事業的歷史性突破。

改變中國人生活

二十世紀五十、六十年代,中國出於國家安全的需要,驅動着軍工科技的進步,研製出了原子彈、氫彈、人造地球衛星、核潛艇,發現並開發了大慶油田。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工農業生產亟待恢復與發展,科技開始面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諸多科研成果改善着中國人的生活,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當屬雜交水稻。

中國是人口大國,但只擁有世界百分之七的可耕地。以袁隆平為代表的雜交水稻科研工作者們成功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一九七三年,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一九八四年,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一九九六年,中國農業部立項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雜交水稻的成功不僅使中國人受益,還緩解了全球飢餓問題。早在一九七九年,這項技術便被推廣到國際,解決了更多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

科技創新列首位

今天,中國人民已不必為溫飽擔憂,亦不需像新中國成立之時那樣為國際形勢倒逼。然而,科技在中共政策中的重量並未減輕分毫。二○二○年底,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曾指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今天的中國科技聚焦着四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僅在去年,國內疫情最嚴重的一年,中國就實現了嫦娥五號奔月採回月球樣品、“九章”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大型客機C919進入局方審定試飛階段、“奮鬥者”號創造一萬○九百○九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製等多個科研領域的突破。這些成果不僅加速着中國的科技強國建設,還支撐着疫情防控和國計民生,同時為人類向大自然的探索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去年十一月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科技創新”被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超算系統、網絡安全、處理器芯片與基礎軟件等長期困擾中國科學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卡脖子”問題被官方正式納入科技任務清單。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向筆者表示,每一代科研創新成果都離不開科研人員的積累和探索,而這種長期積累與中共中央的長期部署、使命導向有重要關係。在“十四五”規劃佈局下,中國“第一生產力”的未來定將更富活力。

2021-06-28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28542.html 1 中共成就科技強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