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6月28日
第C04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未必有餘慶 必有餘殃

未必有餘慶 必有餘殃

報應,是佛家的言語。原謂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後專指種惡因得惡果。是否有理?起碼這種因果論是鼓吹人們向善,我沒有理由對它反駁。蘇軾《袁宏論佛說》:“又以為人死精神不滅,隨復受形,生時善惡,皆有報應。”

果報的事,光憑一些佛家語言不足取信於人,也起不到警戒作用,惟是事實的真憑實據,不到你不信。不久前,在本澳肢解內地女子,掠奪六十多萬元,逃之夭夭的內地兇徒,終於落網了。六月十三日凌晨在中山被拘捕歸案,此所謂天網恢恢,似乎應驗了佛家說的“種惡因得惡果”之說。

《說苑 · 貴德》謂聖明的君王行德政,施恩惠,並非希望百姓來報答;舉行各種祭祀活動,同樣不是希望鬼神報答。文章以山、水、雨、雲等事物為例:“山致其高,雲雨起焉;水致其深,蛟龍生焉;君子致其道德,而福祿歸焉。夫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隱行者必有昭名。”有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並不是唯心論,應說是事物必然的結果。

當然,坊間有這麼說:“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正如孔子到楚國去,被困於陳、蔡之間,七天沒有吃到熟食,子路進而問之曰:“由聞之,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累德積義懷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隱也?(為何仍處於困境?)”

孔子的回答是:報與不報是時運,賢與不賢乃人的質素。君子學問廣博,深謀遠慮,生不逢時的太多了。聽了孔子的一番話,我以為不能因“生不逢時”作為積不善的理由,更不可以“殺人放火金腰帶”,振振有詞而行惡。揆諸今日,不少以“修橋補路無屍骸”為幌子,作惡多端。佛家說的“種惡因得惡果”,不是迷信和唯心論,從殺人越貨的兇徒被捕,應以為鑑。

冬春軒

2021-06-28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28560.html 1 (筆雯集)未必有餘慶 必有餘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