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7月06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減塑想起布袋和尚

減塑想起布袋和尚

據報載,澳門每年用膠袋逾億個,造成嚴重的環保問題。由於“膠袋”的諧音為“交代”,而膠袋確實可以象徵一個年代的交替。我從幼至今,最初見到的是布袋,盛載銅錢或白銀,也有以水草編成的袋,其後是紙袋。見過一位教館先生用一個錐形的紙袋糴米,他怕人譏他寒酸,有人問他手持的是甚麼,他裝笑道:“哈哈,米。”他說的是實話,而聽者卻非真言,以為他紙袋裡的是“蝦米”。要是蝦米的話,這袋東西不但不寒酸,反而是闊綽。

紙袋原先以一般廢紙黏貼而成,後來採用舊報紙而製,之後有外來字報紙,一般是英文報紙,這些報紙還是嶄新的,只是過時,一大綑一大綑的由外國輸入,人們就以它製成盛物的紙袋。二次大戰結束,最豪氣的紙袋用鈔票貼駁而成,那是關金券和汪偽政權的“儲券”。看來闊綽、毫不寒酸,卻是辛酸。這是紙袋年代。

膠袋,是近世幾十年來的產物,它價廉、物美、防漏、防水,印上商標與廣告,美觀與宣傳,兩效俱收。膠袋成為當今世代的一個大行業。既有其利,也有其害,權衡利弊,環保人士推動減塑。

如今進入一個新的年代,是環保袋年代,也是布袋年代的重生,布袋可以重複使用,污則洗之,符合環保,而用家必須自備,一般人還未習慣,除非目的在購物,很少人會備布袋出行,特別是偶而即興購物,辦法是繳付“膠袋徵收費”。

《景德傳燈錄》卷二七,其中有“明州布袋和尚”。顧名思義,這和尚的特徵是他的布袋。文中說:“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者,未詳氏族,自稱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額皤腹,出語無定,寢卧隨處。常以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盡貯囊中。入鄽肆聚落,見物則乞,或醯醢魚葅,才接入口,分少許投囊中,時號長汀子布袋師也。”

不是和尚,並非尼姑,我們何不效明州布袋和尚!

冬春軒

2021-07-06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0182.html 1 (筆雯集)減塑想起布袋和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