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會講座提升科教素養
【本報消息】為幫助老師從跨領域、跨學科、知識管理、解決現實問題及自主學習等層面建立課程,讓老師們進行跨學科教學時能達致理論及實踐相協調,教育會學術部日前假澳門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中心舉辦“如何有效促進澳門科學教育——STEM教育的多元協作模式及資源整合應用”專題講座,邀請到澳門科學館館長、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理事長、澳門大學校園管理顧問邵漢彬主講。吸引近五十位教師參與。
邵漢彬從“為何要STEM?”、“新的定位及傳播模式”、“跨專業及企業協作”、“資源整合及知識管理”四方面作分享。他認為不論是“STEM”還是“STEAM”,教師都必須着重培養學生掌握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採用跨學科的統整模式的教學法,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並且達至正面的學習成果,這正是STEM概念框架的核心部分。
邵漢彬提到《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二○二一至二○三五年)》中,在教育範疇上要推進高等教育階段科學教育和科普工作、實施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育計劃、實施教師科學素質提升工程、加強專職科普隊伍的建設等,這些都說明社會的未來發展將會越來越注重科普教育。隨後他以人工智慧(AI)、建築資訊模型(BIM)、線上學習(Online Teaching)為例解說,說明科學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教育不可固步自封,教師需以前瞻性視覺進行適切的教學改革,幫助學生建立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學習能力。
邵漢彬又向與會教師介紹了MR技術、3D打印、數字技術應用等,並綜合各種科學技術,分享多元協作模式的STEM場景教學,將科技融入教學,不但能增加課堂趣味、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操作能力和思維發展,亦能幫助教師獲取相關數據信息,方便了解教學成效,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有與會教師表示,是次講座內容十分豐富,增強了自身對生活上遇到的很多新興科技的認識和運用,認為講座的教學案例有很好的指導及參考作用。是次活動獲澳門基金會贊助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