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7月13日
第A09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社論)我國生物保育成效顯著

我國生物保育成效顯著

從南方到北方,從內陸到海濱,消失多年的珍禽異獸正在“歸來”。我國生態環境部官員七月七日宣佈,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一千八百多隻,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同日,湖北媒體報道稱,在荊州石首市上津湖一帶,首次拍攝到世界極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堪稱鳥中“大熊貓”的青頭潛鴨。

近期,關於生物保育的新聞不少。祁連山保護區拍攝到世界上最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荒漠貓;雲南海拔二千多米的山林裏拍攝到三隻棕頸犀鳥;黑龍江東北虎進村,雲南亞洲象北移;鯨魚出現在深圳大鵬灣、浙江台州等海域。這些現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修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雲南亞洲象北移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我國有關方面採取穩妥措施保護人象安全,成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範例,得到國內外廣泛認可。近三十年來,在全球亞洲象總量不斷減少的形勢下,我國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由一百五十頭左右增長到目前的三百頭左右,這是我國生態保育取得顯著成效的有力證明。

近年,我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逐步納入國家各類規劃和計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二○一一至二○三○年)》的出台,標誌着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

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國土空間劃定三線三區,嚴格管控所有的重要生態空間,凡是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管控範圍要求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系統不獨立,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嚴格的空間保障。

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建立,也為國家重要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發揮了巨大作用。

二○一九年底,我國各類自然保護地已達一萬一千八百個,總面積超過一億七千萬公頃,佔陸域國土面積一成八,提前實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愛知目標”提出的二○二○年達到一成七的目標要求。我國還通過建立各類植物園、野生動物繁育基地,人工成功繁育大量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取得重大進展。

生態環境部近日宣佈,目前,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劃定的全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不低於陸域國土面積的兩成,覆蓋了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覆蓋了全國生物多樣性分佈的關鍵區域。生態保護紅線是中國生物保育的重要“一招”。

“十四五”期間,我國還將加快完善生物保育相關政策法規,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網絡,構建完備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體系,着力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創新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機制,深化國際合作交流,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眾參與。

2021-07-13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1513.html 1 (社論)我國生物保育成效顯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