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拉姆達”蔓延廿九國
【本報訊】據中新網十七日消息:半島中文網報道,最早在秘魯發現的新冠變異病毒“拉姆達”,已在廿九個國家出現。據報道,拉姆達毒株最初於二○二○年八月在首都利馬報告,二○二一年四月以後的新增感染者中的檢出率為八成。
秘染疫死亡率高升
目前,秘魯新冠肺炎人均死亡率最多,每十萬名居民中,有五百九十六人死於新冠病毒。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網站上發佈的一份報告,造成高數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於拉姆達突變體的出現。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已經在廿九個國家發現了拉姆達變體,變體包含許多突變,可以增加傳染性和風險。
感染症狀如同以往
據《印度時報》報道,拉姆達變異毒株的感染症狀,似乎與新冠病毒的常見症狀相同,例如:咳嗽、發燒、味覺喪失、嗅覺喪失、身體疼痛和氣促。專家建議,密切監測這些症狀,並根據需要諮詢醫生。
六月十四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拉姆達是“值得全球關注的變種病毒”,英國公共衛生部於六月廿三日,也將其描述為“正在調查的變種”。
疫苗產生抗體減少
許多科學家提到,拉姆達毒株的“不尋常組合”,可能使其更具傳播性。拉姆達變異毒株的刺突蛋白有七個突變,刺突蛋白是病毒外殼上的凸起,有助於它附著並侵入細胞。這些突變可能會促進拉姆達與細胞的結合,並使抗體更難附着以對抗病毒。
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一項初步研究,着眼於輝瑞和莫德納疫苗對拉姆達變體的影響。結果發現,與原始病毒相比,疫苗產生的抗體數量減少了兩倍至三倍,但這並不是中和抗體的顯著損失。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稱,輝瑞和莫德納等mRNA疫苗,可能對拉姆達變體仍然有效。